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生态循环养牛 “环环生金”惠农

字体大小:
来源: 编辑:徐涧 要闻

芜湖日报记者 刘卫国 文/摄

稻草给牛做“床垫”、秸秆循环当饲料、粪污利用作肥料,这个教科书上经典的循环农业案例,我们日前在市泰丰循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态养殖场得以一见。

初夏的南陵县北斗村,山坡是绿的、田园是绿的、禾苗是绿的。扑入眼帘的广袤田园与青山、村庄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走在田园小径,远处泰丰公司蓝色场棚掩映在绿色的植被中,四周碧水环绕,500余亩的养殖场就像一座天然的绿岛。

车与人经过消毒后,我们走进了“场床一体化”的“牛棚”里。这里饲养的是源自阿尔卑斯山区的西门塔尔牛,它具有体型大、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高、泌乳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可以说无论在国内还是世界范围内都是综合性能最优的品种。说起生态养牛,董事长陈双飞如数家珍。他指着牛身下用稻草制作的发酵床告诉记者,牛粪收集处理可有大学问。传统方式养牛,粪便处理是一大难题,处理不当不仅会引发牛群的疾病,而且还会对养殖场周边环境带来污染。尤其是每到夏季,养殖场臭气熏天,人根本无法立足。因此,公司从建成之初,就致力于循环农业技术的研发,从使用稻壳到稻草,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摸索,公司全面掌握了发酵床的技术指标以及规范流程,被评定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所以,我们在养殖车间里,闻不到粪便的臭味。

在有机肥生产中心,我们看到一台大型发酵翻抛机正在紧张的工作,它不用人员驾驶,而由电脑全程控制,既减少了粪便对人的危害,又实现零污染排放。据介绍,粪污通过异位发酵床技术收集,集中到这里经过3到6个月的发酵,再运到有机肥车间,将堆肥后的物料和N、P、K等无机肥料及其它添加物等进行配比、粉碎和混合,最终生产出有机肥。目前,已建成4条有机肥生产线,年产商品有机肥4000吨,年消耗牛粪1万吨。

十年磨一剑。以循环农业为指导思想的泰丰,经过不断的探索,已建成农业闭路循环发展的“种、养、加”三位一体的农业综合体,陈双飞高兴地告诉记者,眼下,公司已形成肉牛养殖场95亩、种植基地361亩、有机肥生产中心10亩、水产养殖35亩的生态循环产业布局,规模化生产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饲养母牛700余头,存栏数1000余头,年出栏公牛500至600头。加上水稻、有机肥等收入,泰丰2021年销售收入达3000多万元。

泰丰的发展壮大,推动了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也让周边农户得到了实惠。由于该公司饲料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而每天一头牛要食用60多公斤的秸秆。这样一来,以往农民收割后被付之一炬的秸秆,成为养殖场的“宝”。“我们养殖场有秸秆饲料加工中心,饲料都是用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加工的,既能帮助农民处理秸秆,增加收入,也能提高肉牛品质,降低养殖成本,可以说是一举多得。”陈双飞对记者说,为推动秸秆利用,泰丰公司通过有机肥和农户进行1:1置换方式,设置2年缓冲期,也就是说农户可以先免费领用有机肥,后提供秸秆,让农户尝到甜头再跟进,实现了健康养殖和环境治理的有机统一。 据了解,该公司在南陵弋江镇、许镇镇等地建立秸秆收储置换网点2处,每年为社会提供有机肥9000吨,收储秸秆26000吨。直接带动农户3200户,户均增收560元。前不久,该公司还与周边六个村的农户进行磋商,开展“订单农业”,大面积种植的玉米,由公司实现运输、仓储、销售一条龙,充分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看着规模化的养殖场,听闻企业良好的发展前景。陪同我们采访的北斗村党总支书记王林海说,为了大力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该村成立了北鹏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生态农业发展。为了与泰丰生态循环养殖进行有机融合,该村联手周边两个村成立了逐梦人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经营范围涵盖畜牧业养殖以及全科系农作物的种植、生产、加工、贮藏、销售、运输等相关业务,主要为泰丰公司肉牛养殖提供秸秆并承建秸秆利用和储备中心项目,预计今年9月建成。项目完工后,不仅带动周边40多名村民就业,增加就业收入20余万元,而且促进了镇商业、运输业等行业发展;同时将为3个村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70万元,合作社与公司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临别时,陈双飞告诉记者,泰丰将大力构建循环农业体系,多产联动,不断扩大公司规模的同时,打造国内一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与此同时,积极扩大销售渠道,“抢滩登陆”上海、江苏等市场,打响泰丰品牌,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立体销售。

图为泰丰公司蓝色场棚掩映在绿色丛中。

养殖场饲养的西门塔尔牛

泰丰有机肥发酵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