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江资讯

湾沚:唯实唯干,用心用情!

字体大小:

刊前的话:

10月5日至6日,芜湖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三季度重点工作点评会议,强调要坚定信心、鼓舞斗志,一天也不耽误,一刻也不懈怠,用高质量提升发展成色,用加速度应对发展挑战,扎实做好四季度工作,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会上,湾沚区、繁昌区、江北新区、市城管局作交流发言。今日起,大江资讯将发言稿予刊载,供学习、讨论。

唯实唯干 用心用情 

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湾沚样本

(湾沚区委 湾沚区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湾沚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亿元,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实现限上商贸零售额24.3亿元,增长16.8%。

一 满格状态抓项目,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我们紧扣“投资”和“项目”主引擎,坚持按图索骥找项目,重点推进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健康生活家居三大产业链招商,梳理各产业链的现状、优势以及缺失环节和问题所在,精心制定重点项目、上下游产业目录,积极探索委托招商、平台招商、商协会招商及基金招商。今年以来,全区签约招商项目24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2个,协议总投资602.7亿元,投资额同比增长47.8%,百亿级项目耀石新材料正式开工建设,协鑫20GW光伏电池项目即将正式签约。

坚持千方百计谋项目,按照“抓当前、想明年、谋三年”的工作思路,围绕“两新一重”、公共服务、战新产业等领域,持续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争取上级项目(建设类)资金近10亿元,争取专项债资金15.81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贷款支持10亿元(已投放5亿元),芜湖通用航空产业试验基地成功升级为正式基地。

坚持全力以赴落项目,将每周三定为全区“项目工作日”,一周一梳理、半月一调度、一月一统筹、一季一通报、一年一考评,推动项目进度再提前、审批再提速、要素保障再提升、服务再提质,今年连续两个季度获省政府投资“赛马”激励表彰。

二 顶格标准抓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我们深入践行“1%工作法”,坚持全局性统筹协调,建立营商环境4项机制,即提示机制、响应机制、考核机制、“首办+联办”机制,组织全区近400名包保干部,对725家平台企业、91个平台项目全覆盖包保,形成群抓群管的浓厚工作氛围。

坚持全过程靠前调度,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一月一调度”,对17项一级指标、256项三级指标逐一量化,划分为“保领先”“争进位”“去短板”三大类,提高责任单位争先意识,集中力量攻关“短板弱项”。

坚持全方位为企解难,印发《关于鼓励企业增产增收的意见》,组织29名区级领导干部深入包保111家重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选调32名有经济、金融专业背景的年轻干部陪同服务企业,宣传惠企政策,引导企业“分改子”,预计全年新增应税销售收入26.9亿元。创新“再贷款+”模式,278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新增专利权质押贷款1.01亿元。新增市场主体5897户,同比增长22.2%。

三 提格要求抓信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我们深感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坚持“一把手”抓信访,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带头包保疑难复杂案件,区分管领导牵头信访重点领域系统治理工作,强力推进“四重”信访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全方位开展领导开门接访,每个工作日均安排区领导接访。三季度,区党政领导接访72批次,较二季度提升了10.7%。

坚持“一站式”接访,建成多元化、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信访、司法、法院为常驻部门,每月选择上月信访量前五位的部门入驻,通过“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让初信初访“第一站”变为“终点站”,三季度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达100%。开展“湾沚广场问政”“陶辛夜话”“红杨夜访”“周末人才沙龙”等特色群众工作活动,将信访工作阵地前移,变“上门接访”为“下乡寻访”,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坚持以真心换真情,将全体信访户纳入“双联双应”固定联系户,重点信访人包案专班增设“政策解读员”和“亲情话聊员”,采取“一日三餐问”“三天两头跑”“干部陪过节”等工作举措拉近与信访人的距离,潜移默化转变其对基层干部的刻板印象,有效化解心中积怨,一批信访积案得到圆满解决。每年整合资金不少于100万元,用于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通过“四个助力”,凝聚起最广泛的群众自治力量。

四 真格举措抓统筹,乡村振兴成色更足。

我们立足湾沚江南水乡资源禀赋,奋力建设安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全省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示范区。突出党建引领,建立区、镇、村三级合作社体系,探索“错位发展”“以强带弱”“合作社+公司”三种发展模式,绘制全区集体经济发展动态指标图,激励比学赶超。

目前,全区共成立合作社、联合社28家,吸纳村集体、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81家,农民群众2万人。全区66个村经营性收入达3386万元,较去年增长1100万元。突出全域谋划,着力编制城乡融合发展规划,结合芜湖未来科创走廊,科学布局、统筹推进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实施“江南乡谷·四子工程”,把湾沚打造成芜湖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果园子、后院子”。

突出重心下移,组织全区2400名党员干部赴联系村开展“防致贫”入户排查,共走访群众6.1万户。按照预防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开发帮扶与保障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大病救助和临时救助,做到应保尽保。

区镇村三级联合开展“点对点”精准帮扶,吸纳全区所有防致贫监测户加入区级联合社,每户由村级合作社按5000元标准代为持股,实现困难群众100%入社,今年年底100%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