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号

【江城心语】建筑在时间之上

字体大小:

打开《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一书,我阅读着美文,了解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为故乡从承诺、签约、挑战到圆梦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全过程。我欣赏着美图,书中的一幅幅配图让我目不转睛,无以言表。我还在使劲地回想着,不断找寻书中美文美图与我记忆中珍藏影像的契合处、交织点。

书中以《城市因您而精彩》开篇,这里的“您”正是出席苏州博物馆新馆竣工开馆庆典仪式的贝聿铭先生。在庆典仪式上,90岁高龄的贝聿铭面带微笑、精神矍铄,可他一开口便百感交集、声音哽咽:“苏州的同乡们好,我也是苏州人。今天,我是来兑现我的承诺的。”

正如书中介绍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的封笔之作,他将这部心爱的作品献给故乡,并称之为“最疼爱的‘小女儿’”。贝聿铭先生接受的设计、建筑和教育是西方的,但在他的封笔之作中,却流淌着浓浓的东方之美,尽显园林静雅,古意盎然,粉黛相间。

苏州之旅,往往少不了拙政园、留园、虎丘、寒山寺,等等。园林与山寺当然要看,可总是让人心仪已久来苏州打卡的,似乎已经无声无息地变成了苏州博物馆新馆。因为它的建筑,因为它的美学,还有它陈列的展品,我也不例外。

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先生设计时间就花了整整三年,他交给了苏州人民一份惊世骇俗的文案,也完成了他个人生命里对故乡最隆重、最深情的致意。他的血液里流淌的一种情愫和精神,并将他设计的建筑与这里浑然一体,好像把他的灵魂与故乡永远地连在了一起。

选址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先生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下了背水一战的决心,也承受着人生最重要的挑战。他选址在狮子林的旁边,又紧挨着拙政园,他想用这座建筑与祖辈留下的两处古典园林相媲美、相映衬,并将其打造成经典之作和苏州标识。

恬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灰白色,蕴含姑苏轻柔气质,美得清新朴素、摇曳生姿,有世外桃源的幽静,有行云流水的浮动,还有人间烟火的温度,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为一体,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版式造型与小桥流水意境契合。

新馆的精华之一,是主庭院的山水园。贝聿铭先生将中国古典的山水画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并为实现这一理念耗费了无数心力。他大胆创造出片石假山,用石材切片加以排砌,并“以壁当纸,以石为绘”,最终使这处点晴之笔和这片建筑群不着痕迹地融入了2500年的古城。

入口处的大厅,是整个博物馆建筑的核心。贝聿铭先生打破苏州民居方方正正的传统,将它设计成八角大厅。这种现代几何构架与苏州古典建筑形式的组合,传递着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营造出的和谐妙趣,大块面的玻璃门窗与凸出的天棚结合,使内景外景形成一体,通透的八角空间让人不知不觉地在时空穿梭。

展厅中虽然预留了不少供游人静坐、休息和拍照的位置,但无论你摆的造型有多美、取的角度有多好,在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主角。你只能在暗影里思考和凝视,向这座时间之上的建筑和浩浩荡荡的历史,送上自己最虔诚的谦卑。

合上《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一书,我的脑海满是这件艺术品曼妙身姿,观以灵动缥缈,浮若海市蜃楼,着色人间天堂。贝聿铭先生留给家乡苏州的杰作,凝固了时空,绽放了美,也正如书中先生所言:“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如果大家有好的故事想分享

欢迎投稿给我们

如果你也爱好写作热爱分享

不如投稿给我们

邮箱 jrwhjcxy@163.com

你的写作才华将在这里得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