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前聊亩产,无为种粮大户朱以银“嘿嘿”笑
无为县赫店镇宏林村农民朱以银,长得人高马大,满脸黝黑。作为一名种庄稼的老把式,他喜欢光着脚走在田埂上,像视察部队一样看着稻田里波浪一般的庄稼。丰收节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朱以银对今年收成信心十足,问到亩产能达多少,他先是“嘿嘿”笑个不停,接着蹦出一个数字:1200斤。
朱以银种了340多亩田地,在赫店宏林,他是数一数二的种粮大户。种田多,付出也多,脸上的沧桑镌刻着一个农民的艰辛与坚韧。作为种粮大户,不仅可以让自家勤劳致富,通过土地流转还帮助贫困户增收,起到带动示范效应。去年夏天,一场稗草之害,让朱以银近百亩水稻受到影响,直接导致产量锐减,那也是老朱最难过的光景。后来在芜湖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汤凡清等专家的帮助下,通过播洒强效农药,终于将稗草铲草除根,其直接利好便是今年水稻免受病害,长势喜人,眼下丰收在望。
对于庄稼人来说,辛辛苦苦一年,就盼着秋收时节可以谷物满仓。朱以银的340亩田地,有300多亩水稻,其它种植了芝麻、花生等经济作物。水稻是“主力部队”,也是希望之所在。好在今年风调雨顺,既没有多少恶劣天气,也没有遭遇各种难缠的病虫害,300多亩水稻郁郁葱葱、势头很好。朱以银说,照现在的架势,亩产1200斤是“跑不掉的”,“与往年相比,算是很好了,丰收年”!
话锋一转,朱以银表示,现在还不能高兴得太早。因为对于种庄稼的人来说,粮食没有运到仓库或变卖成钱,都还存在变数。他最担心的就是今年“久晴”,那么等一个月后收割时会不会“久阴”。如果连续阴天,那就麻烦了,减产也就不可避免。因此对于朱以银来说,起早贪黑在田间地头看着庄稼,时刻关心天气预报,是每天必修课。一年下来,播种、灌溉、施肥、除害……别提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了。眼看到了“临门一脚”时刻,千万要打起精神。
很自然地,我们聊到了即将到来的丰收节。朱以银说,这是属于农民的节日,有了丰收的喜悦,才有节日的气氛。他说,种庄稼的人要求不高也不低:第一希望老天善待农民,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第二希望国家农业政策有持续性,对农民种田多关心、多支持。第三希望农技专家多下乡、多帮扶,指导农民怎么把庄稼种得更好,把亩产再提高提高。“农民踏实了,农民稳定了,社会一定会更好。”朱以银真诚地说道。
(全媒体记者 张申尚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