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情暖春节,他们为思念“架桥”

字体大小:

刘睿将快件放入三轮车

刘睿的同事正在卸货

刘睿展示锦旗

快递小哥刘睿的“春节时间”一般是从腊月二十三左右开始,“信号”是他所在的顺丰东方龙城业务部陆续出现了大爷大妈们排队为远方的子女和亲友邮寄年货的身影。


“业务部有不少外地员工,为了让他们放心回家过个年,我们十余个本地员工就留下来值班,承接了他们春节的业务量,一直到初七恢复正常运营。”刘睿说。

除夕这天,有着30余名员工的东方龙城业务部有14人值守。早上6点30分,从集散中心开来的班车准时到达,刘睿提前到岗,参与卸车。4米2的厢式货车里,装着上千票快件,一人登上货车,手持扫描仪逐票扫描,再经过长长的传送带,人工分拣到固定的托盘上和小件框里。托盘和小件框都是蓝色的,按派件区域划分,也对应固定的快递员。近1个小时后,分拣结束,快递员将自己负责区域的快件装进三轮车中,开始走街串巷。“由于腊月二十八、二十九顺丰还正常揽件,所以除夕的快件量不算少。”业务部负责人潘骏告诉记者,该站平均每天的派件量大概3000-4000票,除夕当天来货2000余票,共发了三辆车。“任务量大,但好在结束得早,傍晚6点多就结束了,还能赶回家吃个团圆饭。”刘睿乐呵呵地说。

今年,属于春节的“忙碌”提前了一个月。“从去年12月1日到今年1月18日,我一直在网点待命,加班加点消化因减员造成的快件积压。”刘睿说,由于阳性员工多,业务部减员严重,派件全部要靠剩余的13人。最忙的时候,一个人要承担以往两三个人负责的区域,从早上6点一直连轴转到晚上8、9点,工作压力非常大。“我也不知道‘阳’过没有,可能我就是传说中的‘天选打工人’。”刘睿苦中作乐地说。

采访中,刘睿主动拿出一面锦旗,是大经公司为表感激送给他的,上书“服务至上 共克难关”几个烫金大字。刘睿很自豪,这面锦旗让他感受到了在平凡岗位上被人需要的快乐——疫情最吃紧的时候,大经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用顺丰邮寄了一批紧急资料到了东方龙城站点,由于涉及农民工工资的确认和发放,大经公司联系上了刘睿,询问能否尽快派送。当时,快递站由于减员导致了不少快件滞留,但刘睿没有耽搁,花了一上午时间,从上千票快件中一份份查找出资料来,立即送上门,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平时,刘睿的工作区域是伟星金融中心附近的几栋写字楼,春节期间,就帮同事们跑小区。这几年的春节前后,“年货快递”越来越时髦。收揽、派送,来自家乡的思念与牵挂,随着一个个快递包裹的双向流动抵达千家万户。

“高峰期网点外面有二三十人排队,基本上都是附近不会网上下单的老年人给远在外地的子女寄送家乡特产。”刘睿说,这些特产不光有铁画等纪念品,有药品,还有烟酒茶叶等礼品,更多的是芜湖特色小吃,包括炸圆子、熏鱼、芜湖烤鸭、清真寺牛肉、曹记不老鸡不老鸭、傻子瓜子等,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小笼汤包”。“这个站点邮寄速冻小笼汤包特别多。”问及缘由,老芜湖人刘睿回答斩钉截铁:“很多地方的小笼汤包的口感都不如芜湖的好。”

一件件带着浓浓心意的快递,刘睿总是使命必达,让来自亲朋好友的温暖快点到家。大年初三,江城气温骤降至零下7摄氏度,风冰冷刺骨,地上全是冰,仿佛整座城市都被冻住了。早上7点多,刘睿照常出门,开着三轮车沿着东郊路一带的小区派件。突然,一份标注理疗仪的快件难住了刘睿,收件地址上写着“渔乐园”,可他压根不知道这个小区在哪里。他拨通了收件人的号码,对方是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太太,自称家里只有老两口在家,腿脚不方便,想多付点钱,请他帮忙送货上门。刘睿立即说,“您别说了,您指导我怎么走就行。”于是,刘睿一路打电话,一路寻找建筑物标识。好不容易找到了小区,老旧小区的墙体上压根看不到单元数,刘睿又对老太太说:“您从家里伸个头,我好看得见。”老太太从6楼的窗户伸出头打招呼。当刘睿气喘吁吁爬楼梯送上门时,可把老两口感动坏了,连声说着感谢的话,拉着刘睿的手一定要给他发红包,刘睿连忙摆手说着:“谢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从业15年,刘睿在春节期间“不打烊”也坚守了15年。“外地人回家了,本地人必须顶上。按照我老婆的话说,就当多挣点加班工资吧。”刘睿的话既质朴又直率。(部分图片由采访单位提供)

芜湖日报记者 付君兰 文  陆婷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