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无为螃蟹”正走向高品质发展之路

字体大小:

芜湖日报记者 李贾

相约美丽无为,共品河蟹盛宴。1月12日,由无为市人民政府、上海海洋大学、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河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徽银杯首届无为螃蟹节在无为市城南公园火热开启。

“无为螃蟹”吸引八方来客

活动现场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领导、上海海洋大学及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相关专家等。如此高规格的高峰论坛,为何会放在无为召开?是什么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齐聚在无为?这与无为及“无为螃蟹”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密切相关。无为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是闻名遐迩的“螃蟹之乡”,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和水产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先后荣获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平安渔业示范县等称号。多年来,无为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水产资源,大力发展螃蟹产业,实现了由“大养蟹、粗养蟹”到“养大蟹、养好蟹”的重大转变。2014年,“无为螃蟹”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22年,螃蟹产量达2.3万吨,产值达18亿元。从种苗培育、成蟹养殖到市场销售、蟹产品初加工,螃蟹产业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今天的“无为螃蟹”,已经成为无为现代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无为螃蟹”为何能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全国养殖河蟹的地方很多,“无为螃蟹”能够叫得响,成为无为的一张亮丽名片,与“无为螃蟹”的特色化、科技化、生态化养殖及品牌化发展等分不开。

无为螃蟹基地主要集中在泉塘、刘渡、姚沟等镇,形成河蟹标准化养殖板块,河蟹养殖遵循“种草、移螺、优苗、活水、稀放、混养”十二字生态养殖法,使河蟹养殖单产居国内前列;河蟹池塘健康养殖增效技术、河蟹反季节控温暂养保质新技术等科研突破,使无为河蟹品质更佳且更耐延期保存。

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是无为螃蟹及其它水产品生产追求的目标。长期以来,无为以培育水产绿色养殖“五大行动”示范基地为重点,开展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推广。“无为清源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安徽蓝田特种龟鳖养殖基地”“安徽根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青鱼养殖基地” 等十大基地获得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称号。打造螃蟹等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13个,芜湖市级泉塘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1个,芜湖市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基地102个。“无为螃蟹”正是生态化养殖理念下的产品,产品质量安全完全可以放心。

产业融合发展,使得无为螃蟹及其它水产品有了更多的呈现形式,更多的食用方法。无为大力开展螃蟹、鱼虾、龟鳖等水产品加工及仓储保鲜生产能力建设。安徽惠民实业有限公司年生产销售“渡江宴”牌“蟹黄牛肉酱”“虾蟹酱”“蟹黄虾酱”等产品230万罐,年销售额约7500万元。安徽志迪智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蟹黄包”和“蟹黄饺”加工生产线,可年产蟹黄包和蟹黄饺2200吨。

要想在市场上“吃得开”,必须要坚持品牌化发展,由此激活产业价值活力。早在2014年,“无为螃蟹”已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此次中国河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和首届螃蟹节的举办,也是助力无为螃蟹的品牌化发展之路,甚至为 “无为螃蟹”量身打造了高铁专列,提高“无为螃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无为螃蟹”品质化道路将再上新台阶

吃过“无为螃蟹”的都说味道鲜美、口感佳,但“无为螃蟹”从没有自我满足和固步自封,在品质化道路上仍大有可为。

当日的特邀来宾都是水产养殖行业的专家,对河蟹产业研究深、定向准,既掌握着丰硕的科研成果,又有着成功的实践经验。他们对“无为螃蟹”的认可度很高。

“中国的螃蟹看安徽,安徽的螃蟹看无为,我也希望无为在螃蟹养殖的技术方面,真正创造出更好的一个品牌。在乡村振兴当中,让河蟹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在开幕式现场说。

“无为市河蟹产业发展为我国渔业发展和特色水产品产业打造探索了路径、提供了示范。”全国水产推广总站的相关专家表示,近年来,无为市以“规格做大”“品质做优”“品牌做响”“产业做强”为目标,围绕基地建设、科技支撑、市场营销、品牌打造等,做强河蟹产业,使其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和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

“上海海洋大学将加强与无为市水产养殖全面的战略合作,特别是今后将围绕无为市河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创建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平台,实施全产业链的研发和技术示范。”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家乐说。

高峰论坛上,各位专家学者和业界同仁共谋共商产业发展大计,带来了行业最前沿的真知灼见,例如如何通过“品牌+科技+标准化”的融合,重构河蟹产业新生态;探索实践河蟹创新升级的有效路径与模式,促进河蟹产业链降本增效、品质提升,打造高品质河蟹无为样本等。论坛现场授牌安徽省第一家“中华好蟹”养殖基地并举行签约仪式,无为市人民政府与上海海洋大学产学研合作、苏蟹阁公司与养殖企业成功签约,达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