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这些“场景”,充满创意和活力!
在奇瑞汽车智造二工厂总装车间,一辆辆AGV小车沿着地面标识平稳滑行,精准地将零部件送达指定工位。不远处,底盘预装生产线上的AI视觉系统正高速运转,同步完成三十个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扫描分析,将错漏装识别准确率锁定在99.5%的高位。
奇瑞柔性化智能网联工厂成功入选“安徽省十大标杆示范场景”,成为我市以场景创新应用赋能产业升级的生动写照。正是在一个个充满创意的场景创新应用中,新质生产力不断集聚迸发,绘就产业进阶升级的新图景。

2023年底,芜湖出台加快场景创新应用行动方案,围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九大领域打造创新试验场,拉开了以场景创新牵引产业进阶的大幕。
政策引领之下,产业端的变化正在演进。
“这些AGV小车通过识别地面二维码实现自主导航,如同拥有了智慧的眼睛。”奇瑞智造二工厂经理王淼指着穿梭不停的物流小车介绍道,工厂里物料配送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运转。在底盘预装线上,AI视觉检测系统正默默守护着品质关卡。“过去人工目检难免存在疏漏,现在系统能在流水线上实时捕捉毫米级的装配偏差。”王淼的语气中透露着技术的自信。十只高清摄像头组成的智能检测网络,让三十个关键质量控制点尽在掌握。
据介绍,奇瑞与海行云科技深度合作,融合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自主移动机器人等前沿技术,打造了覆盖计划调度、生产执行、质量管控的智能中枢。“在生产过程全流程透明化的基础上,生产效率提升了近三分之一,人力成本降低了四分之一。”
在芜湖,这样的场景创新实践正在形成集群效应。2024年芜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后市场生态博览会上,42家头部企业发布了316项场景需求清单;市产业创新中心围绕汽车产业释放150项场景机会,吸引广州市斯睿特等创新企业纷纷落户。“芜湖拥有最丰富的汽车应用场景土壤,这是技术创新的天然试验场。”斯睿特运营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共同心声。
今年,安徽省科技厅发布2024年度安徽省十大标杆示范场景,奇瑞汽车柔性化智能网联工厂、海螺基于AI大模型的数字智能工厂、芜湖港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示范应用3个场景项目成功入选。场景创新,不仅引领了技术落地试验,更是聚合产业生态、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在各行各业绽放出创新之花。
依托海螺集团与华为联合打造的水泥行业首个AI大模型,传统的水泥制造业正在华丽转身。
在质量管控领域,水泥熟料强度检测过去需要二十八天养护周期,如今变为实时预测。“AI大模型如同从中医把脉问诊跃升到精准的CT扫描一样。”技术负责人王涵介绍说,AI大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强度预测准确率突破85%,每年可减少上千万元的成本。在能耗优化方面,以白马山一条日产五千吨熟料的生产线计算,年减碳量就达四千五百吨,节约燃料成本二百万元。
场景创新的浪潮正从工厂车间涌向城市的每个角落。在芜湖港朱家桥码头,全国首个内河港口“车-路-云-网-图”协同的自动驾驶项目已投入常态化运营,蓝色无人智能运输车在集装箱堆场间自如穿梭。在鸠江区,无人接驳巴士、智能环卫车等多场景应用加速落地,构建起智能网联的交通生态。

这些生动实践的背后,是芜湖围绕“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精心构建场景应用创新的雨林生态——
在场景挖掘上,聚焦九大新兴产业建立场景清单库,推动112项新产品新技术首试首用,涉及金额超5000万元。联合场景合伙人赴100余家企业开展点对点场景服务,挖掘企业场景需求,发布场景机会146项。策划“老船厂1900”、惠生联圩等专题场景对接会,推动“鸠兹科创湾”科创园区智慧管家、数字人讲解等“小切口”场景落地应用。
在组织对接上,累计开展各类场景对接活动50余场,服务芜湖企业上千家。聚焦政府采购,开展“鸠兹科创湾”2025芜湖政采应用场景发布会,集中释放政府采购领域智慧场景清单200余项。聚焦重点产业,举办2024安徽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暨(芜湖)产需对接会、湾沚区“鸠兹科创湾”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发布会等对接活动,推动企业新产品新技术与应用方精准对接。
在政策支持上,市科技项目场景应用立项50项,立项金额1000万元。评选市级十大标杆场景,兑现补助资金825万元。创新推出“先试后付”,对技术产品提供方给予最高50万元补助。积极争取省级场景政策,除3个项目入选安徽省十大标杆示范场景项目之外,一批优秀的场景应用项目入选安徽省通用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和商业化应用解决方案等标杆项目,总计获省级奖补资金近1200万元。
当创新技术与产业场景深度交融,一幅以场景创新为底色的产业升级全景图正在江城大地徐徐展开。在这座敢于将未来图景变为今日实践的城市里,每一次技术落地的突破,都在奏响产业进阶的强劲乐章。
▍记者: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