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上市背后,芜湖做对了什么?
一台汽车,能行驶多远?它的每次启程,都书写着钢铁丛林的生生不息,剑指着智造世界的磅礴未来!
1997年3月18日,奇瑞在芜湖城北的一片荒滩上,打下了建厂的第一根桩。28年后,奇瑞从长江畔的“小草房”,走到香江畔的港交所。
2025年9月25日,当上市的钟声敲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企业的荣耀时刻,更看到城市精神的璀璨绽放。生于向上突围的土壤,长于创新专注的逻辑,成于开放包容的氛围——奇瑞的每一次成功,亦是与芜湖的双向奔赴。
从不服输,敢为人先,突破自我,几代人在跨越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成就了芜湖的向新向上,才能一回又一回凝望“星辰大海”。在无数次的亲密互动与携手奔赴中,涵养了芜湖创新专注的品格,奠定了城市开放包容的气质,也成就了芜湖与奇瑞史诗般的佳话。
一、敏锐 + 突围
站在今天的视角回望历史,奇瑞之所以成为奇瑞,奇瑞之所以诞生于芜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客观地说,彼时的芜湖距离今天“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尚有“山海之远”。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芜湖GDP位居全省第10位。这座曾以“米市”“浆染”“傻子瓜子”闻名的江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工业短板像一道森严壁垒,制约着城市向上生长的空间。
怎么办?是顺其自然寻找发展机缘,还是主动求变奋力突围?对于基因里早就刻下“敢为人先”烙印的芜湖来说,答案必须是后者!
作为安徽首个开放口岸,芜湖历来开风气之先。改革开放之初,一把“傻子瓜子”磕开了私营经济的坚冰。这份“无中生有”的胆魄,是深埋于城市血脉中的精神火种,只待一个契机,即可点燃燎原之势。
选择突围的芜湖,很快做出了一场关乎城市未来的战略抉择,以魄力十足的“一卖一迁一建”破局开题——
“卖”的敏锐——1996年,芜湖市做出一个看似“吃亏”的决定:将市属优质资产白马山水泥厂,以2亿元价格出售给宁国水泥厂(海螺集团前身)。当时有人认为芜湖变卖“家底”无异于自断臂膀,但决策者看到的是更为宏大的产业图景。这笔交易的目的远非简单的盘活资产,而是为一颗“产业火种”——奇瑞汽车项目,筹集最关键的启动资金。
“迁”的智慧——出售白马山水泥厂,并非一场简单的告别,芜湖以真诚的服务和优越的营商环境,反向吸引了收购方海螺集团将总部迁入。一“迁”之后,海螺在芜湖这片沃土上深耕发展,最终在2019年跻身世界500强,成为安徽乃至中国建材行业的“擎天柱”。海螺和奇瑞协力让芜湖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拥有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地级市之一。
“建”的远见——出售水泥厂所得的宝贵资金,被毅然投入到一个当时看来风险极高的奇瑞汽车项目中。在那个春寒料峭的3月,从城北一片荒草滩涂之上,奇瑞承载着芜湖的工业梦想破土而出。2024年,奇瑞首次进入世界500强;2025年9月25日,奇瑞汽车港股上市,成为芜湖第31家上市公司。
芜湖先后培育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海螺、奇瑞。
“一卖一迁一建”环环相扣,为芜湖培育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了新型建材、汽车等两大支柱产业,为芜湖建立带动城市能级跃迁的现代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以海螺集团和奇瑞汽车为支柱,芜湖开始有规划有层次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奇瑞,一个庞大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快速形成;依托海螺,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蓬勃发展。两大龙头如同磁石,吸引了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集聚,从“一棵大树”到“一片森林”,芜湖实现了产业的垂直崛起与生态化布局。
成功培育两大巨头的经验,让芜湖在发展高端制造业上信心倍增。随后,一批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在不同的赛道上重复了类似的“突围”故事。芜湖的丰厚沃土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新物种”破土成林、拔节成长。
舍弃一时之“小”,换来全局之“大”;引入外部之“强”,成就自身之“兴”——这种不等不靠、主动求变、勇于破局的突围精神,形成了推动芜湖工业经济发展的内核动力,也是“奇瑞之所以成为奇瑞”“奇瑞之所以诞生于芜湖”的深层解答。
二、创新 + 崛起
完全可以说,奇瑞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创新为轴心的奋斗史诗。
当行业盛行“快钱”与“流量”时,奇瑞选择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先啃技术硬骨头。
比如,连续5年研发投入占营收5%以上,2024年同比增长45%,远高于全球车企平均18%的增速。
又比如,花大力气建设“瑶光实验室”“开阳实验室”,携手全球60余所高校,把固态电池、L4智驾、48%热效率混动发动机等“黑科技”逐项落地。
从第一台发动机下线,到如今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全面突破,奇瑞在自主创新的路上,一步步构建起自己的技术护城河。在企业和城市的并肩而行中,奇瑞创新精神与芜湖的城市气质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我们以奇瑞的28年发展史为时间轴,可以将1997年至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看作芜湖经济腾飞的“黄金期”。在这不到30年的时间内,芜湖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市,已培育千亿元企业3家,百亿元企业逾20家,20亿元企业近百家。
如果说奇瑞是鸿篇巨著,那么其他像珠宝一样散落在城市各个空间里的优质企业,就是一篇篇百读不厌的锦绣文章。楚江、埃夫特、三只松鼠、钻石飞机、伯特利……每家企业都是一项创新集成,都在创新的加持下成长为市场的“宠儿”。
创新赋予企业和城市永不懈怠、永不满足、永不停步的精神底色。这片沃土滋养出与众不同的匠心巧思,怀揣江水般滚滚向前的勇气,最终埋下求新求变的精神伏笔。
凤鸣研创中心与梦溪科创走廊。许诚、陈洁/摄
今天的芜湖魄力十足——在全市最优的山水人文地段,打造“鸠兹科创湾”。18个园区相映成辉,共同解决企业研发空间不足的痛点,破解“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不够的难点,联手合肥“科大硅谷”加快形成安徽“北谷南湾”的科创格局。
2024年,芜湖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28%,位居全省第一,且90%来自企业;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跃居地级市第22位,科创已成为芜湖闪亮标签。
近年来,芜湖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首位产业,推动以龙头企业奇瑞为核心的整车、零部件、汽车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加快打造世界著名汽车城。期间,政府精准的产业政策、对科创人才的重视、对研发投入的支持,共同构筑了一个鼓励创新、宽厚宜业的营商环境。奇瑞能够心无旁骛地攻破技术壁垒,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企业的弯道超车与城市的创新驱动实现了同频共振。
由一业窥一城,创新不仅让奇瑞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勇立潮头,使其凭借坚定的自主研发信念、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不断拓展的全球化视野,成长为中国汽车品牌的中坚力量;更是让芜湖始终以创新开放的姿态,打造产业与科创融合的发展生态。
放眼未来,当奇瑞以上市为新起点,继续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驰骋,芜湖也将在“产业+科创”的征程中迈出更坚定的步伐。
这座城市与企业的故事再次证明,真正的创新不是孤立的突破,而是生态的繁荣;不是短暂的闪光,而是持续的进化。政府与企业形成紧密的创新联合体、发展共同体,共同面对挑战,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在荣光中走向荣光!
三、执着 + 远航
奇瑞28年的创新实践证明,企业发展和品牌向上必须深耕“笨功夫”。时间证明了坚持长期主义的价值,奇瑞也因此频频迎来厚积薄发的高光时刻。
9月25日登陆港交所当日,奇瑞尹同跃董事长坚定地表示,“此次港股上市,是奇瑞迈进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也是扛起更大责任、迎接更大使命的全新起点。”
尹同跃认为,未来的奇瑞不仅要追求商业价值的成功,更要追求社会价值的贡献。奇瑞将借助资本的力量,加速技术创新,深化全球布局,持续做强汽车主业;同时也将积极培育更多优秀企业,助力它们化茧成蝶、接力上市,为产业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奇瑞立志成为“创新驱动、全球信赖的智能出行生态引领者”,为中国汽车产业、为安徽、为芜湖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登陆港交所。
借助奇瑞上市的东风,芜湖由衷地表示,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奇瑞,更离不开广大企业家朋友们的参与支持。当前,芜湖正在举全市之力支持奇瑞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快打造世界著名汽车城,努力把芜湖建设成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创新中心、全球供应链中心。这块投资兴业的沃土,欢迎更多企业家朋友们进一步深化合作、投资芜湖,一起共享机遇、共赢未来!
企业回馈城市、回报社会,城市则致敬企业、表白企业家。一直以来,芜湖与奇瑞在一次次乘风破浪中,一起执着于奋斗,一起执着于创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二者也一定能继续共生共赢、共促共进,彼此理解、相互成就。
如果远航注定了波涛汹涌,那么我们一定要选择有决心、有意志、有能力的奋楫者同行!而芜湖,一定是所有企业家的最优选择之一。
芜湖会执着地深耕产业赛道,助你远航。
早在2013年,芜湖开始前瞻布局机器人、低空经济等赛道,彼时这些领域尚属“小众”。经过“十年磨一剑”,芜湖已经集聚企业300多家,产业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成为首个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区;入选国家首批26个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形成了涵盖整机、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航电系统、低空运营等全产业链,不出芜湖便可生产一架国产通用飞机。
今天,芜湖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智能家电、新材料产业均突破千亿级,智能机器人、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加速壮大,渐成参天大树。
芜湖会执着地优化城市环境,助你远航。
芜湖不只考虑发展经济的速度、规模和质量,更立志把城市建得更有活力与温度。立足城市坐标放大格局,芜湖深化“空铁水公”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对内打通市县之间快速化通道,构建市域半小时通勤圈;对外依托芜湖港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托芜宣机场打造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依托塔桥物流基地建设中欧(中亚)班列始发站,形成服务长三角、联动中西部、连接全世界的多式联运枢纽。立足街头巷尾抚摸烟火气,“芜小园·口袋公园”点缀城市碎片空间,百年老船厂变身“文旅会客厅”,宜邻中心完善群众需求的“功能菜单”,神山公园、惠生联圩、十里江湾、镜湖公园出落得愈发令人喜爱……
芜湖正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以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让广大企业家愿意来芜湖、愿意留下来,愿意在这里干事创业、壮大图强!
芜湖会执着地营造尊企重企氛围,助你远航。
历届芜湖市委市政府都与企业建立常态长效沟通交流机制,第一时间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对奇瑞和其他企业,芜湖纷纷成立服务工作专班,以常态机制保障工作推进,数年如一日支持、服务企业发展。
蜚声全网的芜湖畅聊早餐会,是芜湖服务企业平台之一,目前已连续举办141场,700多位国内外企业家与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面对面宽松深入交流,确保企业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山高万仞,步步为营。
一座城市培育出两家世界500强不是偶然,一座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排名居全国第25位、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居全国第22位不是偶然,一座城市持续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全省前列、经济发展质效领先水平,同样不是偶然!
如同“奇瑞之所以是奇瑞”“奇瑞之所以诞生于芜湖”“奇瑞之所以能上市”一样,这一切都是执着于创新、执着于奋斗的必然!
一排排崭新的汽车在芜湖港整装待发。陈剑/摄
今天的芜湖,一头连着全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长三角地区,一头连着全国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中部地区,拥有国家战略的地位、长三角的区位和中部地区的价位。毫不夸张地说,芜湖市场空间大、发展机遇多、创新要素密集,绝对是创新的天地、创业的高地、发展的福地。
择一城而遇美好,择一城而见繁华。愿芜湖、奇瑞和你携手同行,勇往直前、探索未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航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记者:赵丹丹 潘晔 李婷维 张申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