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最新激励政策出台!
近年来,智慧“芜湖大米”品牌越来越响亮,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正逐渐走出一条具有芜湖特色的大米品牌发展之路。日前,芜湖市农业农村局对外印发了《2025年支持智慧“芜湖大米”发展激励政策细则》,进一步推动“芜湖大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市乡村产业振兴。自2021年至今,芜湖市每年都会出台支持“芜湖大米”发展的激励政策。

根据发布的《细则》,重点奖励包括智慧“芜湖大米”种植基地建设(产业园、种植村、生产点)、品种创新基地建设、品牌营销、质量管理、订单收购及APP安装运行维护与稻米产业互联网平台完善。明确各项激励内容的申请对象、申报条件、奖补标准、申请材料及程序。
生产基地申报条件为产业园种植面积不得低于30000亩/个,种植村不得低于5000亩/个,生产点申报条件为种植面积不得低于2000亩/个。所有基地和生产点亩均化肥使用量在定额限量范围内,亩农药使用量低于全市平均值5%以上,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60%以上,农资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85%以上。

验收结果为优秀的,每个产业园、种植村分别给予20万元、5.5万元补助;每个生产点给予2万元补助;验收结果为良好的,每个产业园、种植村分别给予12万元、3.5万元补助;每个生产点给予1万元补助。其中,生产基地总奖补金额不超过320万元。生产点总奖补金额不超过140万元。
在品种创新基地建设方面,申报对象是具备省级及以上主要农作物生产经营资质、同时符合有关“芜湖大米”新品种选育要求的种业企业。如育种新材料创制、新品种选育和试验种子生产,开展新材料试验50个以上,奖补45万元。开展“芜湖大米”储备品种试验示范、储备种子生产,实施品种10个,面积不低于20亩,奖补10万元。所有奖励主要用于地租、农资、人工、试验耗材、专家咨询服务、田块整理、试验标牌制作等品种选育与试验补贴。

品牌营销方面,按规定完成合同要求,在我市开展智慧“芜湖大米”的专题策划与品牌宣传的市场主体、参加国际国内相关展会,专题推介“芜湖大米”的生产经营主体以及入驻芜湖市范围内商超,且“芜湖大米”产品年销售额不少于10万元/个门店可以申请相应的补贴。
据悉,在芜湖市全力推动下,智慧“芜湖大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从2021年的全市15万亩,到2023年的28万亩,2024年的45万亩,再到今年的60万亩,预计到2027年种植面积将达到8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