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江资讯

芜湖这里,建起遗址公园!

字体大小:

繁昌窑是中国青白瓷的摇篮,窑址主要分布于繁昌西南郊,窑业遗存100万平方米,其中南郊柯冲窑为遗址最集中地,正在建设当中昌窑遗址文化公园便坐落于此。


据了解,该遗址文化公园建设共分三期,目前二期建设大部分已完成,整个公园的样貌、周边环境及展示内容等已经确定,很快将启动包括遗址博物馆在内的三期建设。


从考古发掘和研究看,繁昌窑创烧于唐末五代,繁荣于北宋早、中期,北宋晚期衰落,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其创造性的二元胎料配方工艺,是我国古代瓷器工艺史上一项重要技术创新。2001年,“繁昌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前,记者来到繁昌窑遗址文化公园,这里三面环山,绿树葱茏,公园北侧入口处是去年10月建成开放的研学与接待中心,展陈了繁昌窑历史溯源、工艺技术、遗址发掘、运输线路、精品展示、研究历程等,来此可一览“瓷越千年”的辉煌过往。 中心还开发了很多文创产品,定期开展科普讲座,为学生提供历史文化第二课堂。


图片

顺着新铺的道路向山上而去,便来到了龙窑遗迹保护展示馆,棕红色的陶土板屋在绿树风竹掩映下分外醒目。该展示馆是遗址文化公园一期建设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馆内有1、2号龙窑遗迹。1号龙窑斜长62米该龙窑发掘于2002年,出土各类瓷器、窑具标本8万余件。旁边的2号龙窑遗迹发掘于2013年,斜长38.75米,窑床上还能看到未取走的匣钵,窑尾可看到排烟孔和排烟室。


图片


在两座龙窑之间,有一个高高垒起的土坡。“这叫窑包,由出窑时数不清的废弃瓷片和窑具堆积而成,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堆积厚度最厚处6米以上,说明1、2号龙窑烧造时间之长,同时也说明古代龙窑装烧量大,废品率也高。”繁昌区文保中心的夏炎介绍称,除周一外,每天对外开放接待游客及学生团参观,接下来遗址展示馆开展升级,如配套声光电系统、新风系统等,让游客体验感更好。


图片

整座遗址文化公园依山而建,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山下平坦处有大片盛开的荷花等农田景观。为更好地为游客提供好的体验,遗址公园的环山处正在搭建钢结构的山林步道,全长约1600米。 


繁昌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一期已完成,二期实施环境整治沿途基础配套设施工程,具体包括入口广场、道路、农田景观、研学与接待中心、游客驿站等,目前入口广场和游客驿站尚未完成。


图片

接下来将启动的三期建设包括遗址博物馆、复原展示等展示利用工程复原展示工程通过对勘探确认的大部分窑包堆积进行原貌展示,模拟重建工棚、作坊等窑业设施,辅以泛光照明,直观再现繁昌窑窑业盛况。


繁昌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以文化体验为核心,重点围绕考古研究、科普研学、旅游观光等方面,打造独具江南山水风情的青白瓷文化旅游景区公园正在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场景、芜湖厚重有力的文化IP新地标。



李贾 恽鹏飞 见习记者:翟曾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