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江资讯

芜湖,更“靓”了!

字体大小:

在芜湖市文化路附近,一处曾经垃圾成堆、杂草丛生的闲置地块已悄然变身——崭新的足球场所绿意盎然,与周边景致相映成趣,让市民多了一处休闲锻炼的“家门口公园”。这样的变化,正是芜湖市今年启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缩影。截至5月28日,全市排查的146处问题点位中,除1处纳入工程项目改造外,已完成145处问题整改,实现城市“颜值”与品质同步提升。


图片

如何让城市环境更整洁、更靓丽?既需要宏观上的统筹布局,也离不开微观方面的细致入微。今年3月,市政府统筹部署,聚焦城区“征而未用”地块、过境交通“三个沿线”(高速公路沿线、国省道交通沿线、高速铁路沿线)、“第五立面”(建筑屋顶)三大重点领域,市城管局联合住建、交通、土储等部门印发《芜湖市城市环境整治综合行动方案》,于3月至6月,开展专项整治提升行动,通过“先净化、序化,后美化、绿化”的步骤,综合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品质。


为精准锁定问题,市城管局联合多部门创新采用“无人机空中巡+视频采集巡+人工路面巡”立体化摸排模式,对主城区“脏乱差”点位“地毯式”扫描,梳理出146处问题并建立“四张清单”(问题、措施、责任、时限),确保整治靶向精准。


整治行动不仅注重“面子”,更夯实“里子”。


过境交通沿线,芜湖以高速公路、国省道、高铁沿线为重点,开展“三清一补”行动(清垃圾杂物、清私搭乱建、清违规广告、补植绿化),整改问题22处,整改率达100%。


图片

整治前(左图)整治后(右图

经开区九华北路沿线环境整治前后对比图片


针对长期闲置的“征而未用”地块,通过“一清一补一优”(清垃圾、补绿化、优改造),整改问题106处,整改率达100%,部分地块还将因地制宜建设“小而美”项目,变身成为社区花园或便民设施。

 

图片

整治前(左图)整治后(右图)

弋江区云谷科技南侧地块环境整治前后对比图片


而对建筑屋顶“第五立面”的整治,则优先聚焦高架、轻轨沿线区域,18处点位完成整改17处,剩余1处将结合工程项目进行改造。


图片

整治前(左图)整治后(右图)

镜湖区杨家巷“第五立面”环境整治前后对比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整治过程中,各区坚持“柔性治理”——鸠江区在清理百姓私自开荒种菜地块时,通过入户沟通、合理疏导,既保障整治进度,又赢得群众理解……


通过一段时间的整治,芜湖市城市环境得到提升:从空中俯瞰,芜湖的屋顶更整洁了;驱车过境,沿线风景更清爽了;漫步城区,闲置地块正悄然变身绿意空间。


图片

重塑城市空间,擦亮城市“颜值”,芜湖不仅在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上多管齐下,也兼顾长效监管,巩固成果防反弹。“整治成果要守住,关键在长效。”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联合多部门对已整改点位开展“回头看”,并通过挂牌督办、定期巡查等方式,保证整治工作成效。


从高空俯瞰,屋顶违建和杂乱广告逐渐消失;驱车过境,沿线风景清爽如画;漫步街巷,昔日的卫生死角正被绿意与活力填充……这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不仅是一场城市的“大扫除”,也是一次城市空间的“深度美颜”。正如一位市民感慨:“环境好了,生活更舒心,这才是城市的‘文明底色’。”


记者:李婷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