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江资讯

芜湖的年味,太浓了!

字体大小:


龙行龘龘,城市年味正浓。大江资讯记者整理了芜湖有关过年的民俗,与大家一起喜迎新春。







赶大集





腊月赶大集不仅是一种习俗,还是一种情感寄托。大集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年味儿”十足。此时此刻,买什么东西似乎已无关紧要,更重要的是能沉浸在陪家人置办年货的幸福里,感受到过年的喜庆氛围,内心满溢着对新年美好的迎接和期盼。


在芜湖,鸠江区沈巷大集名声在外,赶集这个传统习俗已绵延数百年,植根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块传统民俗文化的招牌。沈巷镇大集每隔5天一次,逢农历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开集。大集上的年货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买年货的人摩肩接踵、满载而归。好一派喜气洋洋、热闹繁忙的人间盛景!






送灶神





在芜湖部分农村地区,依然保留着“送灶神”、做“送灶粑粑”的年俗传统。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小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事宜的日子。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每家每户都会在灶头上供神像、点香烛、摆上又甜又糯的“送灶粑粑”。人们认为灶王爷吃到甜糯的“送灶粑粑”后,粘住了嘴就不会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人间的坏话了。


“送灶粑粑”通常用糯米、籼米、豆干、咸菜、猪肉、蔬菜等做食材,芜湖的“送灶粑粑”一般分为两种馅,雪菜豆干馅和萝卜肉馅。都说“送灶粑粑”必须用柴火灶才能做得香、做得可口,第一锅制作好的“送灶粑粑”是用来“孝敬”灶王爷的,后面的才能留给家人朋友享用。






玩龙灯





今年恰逢甲辰龙年,芜湖人当然不会错过在春节期间的舞龙灯活动。龙灯分为板龙灯和滚龙灯两种。


板龙灯的结构为板式,分为龙头、龙身、龙尾。龙身用木板制成,每节长约2米。龙身被固定在板节上面。龙身长度可随单板数量自如调整,最长为149节,总长度超过300米。来自许镇镇的“南陵板龙灯”,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滚龙灯分龙头、龙尾和若干段龙身,篾扎布糊,贴金黏纸,龙段内点灯。表演时,1人在前用龙珠斗龙,其余人全部举龙,表演“二龙戏珠”“双龙出水”“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等动作,技巧变化多端,场面十分壮观。繁昌区荻港镇的滚龙灯已有百年历史。





穿马灯






马灯是芜湖地区民间在春节期间特有的一种带有祭祀性质的演出游玩活动。马灯主要表演者一般是未婚青年男子,他们会借助化妆和戏服扮演“三国演义”“杨家将”故事中的英雄,其中最重要的角色是武将“关公”。


正式穿马灯之前,先要请道士立神坛诵经作法,读写有全村户主和马灯队员姓名的文书,以赋予马灯队伍战魔驱疫的神力,这样,这支马灯队伍就可以出村表演了。接马灯时会有一个“接灯”仪式,即放炮竹欢迎。随后,马灯表演队会到和马灯队伍有亲戚关系的人家里转一圈,寓意趋吉避凶。这个环节叫“绕兆”,又叫“跑兆头”。


“接灯”和“绕兆”结束之后,马灯表演队就会找一块空地开始正式的表演。走马阵列的阵式主要有“双龙会”“八盏灯”“梅花五瓣”;舞蹈形态有“四马亲嘴”“八马亲嘴”等,经典的压轴表演是关公挥舞着青龙刀绕场地跑一至三圈(扫堂)。


玩灯结束后,还需要完成最后一个仪式——送神,同样需要道士诵经作法,马灯表演者则身着戏服将所表演的人物的牌位扔入火中烧掉,以示送神归天。芜湖马灯入选2020年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俗民间项目。





罗汉灯







“罗汉灯”又叫“叠罗汉”,是为纪念古代好汉而形成的一种民俗。“罗汉灯”一般从正月初二开始兴灯,到正月十六圆灯。“罗汉灯”由清一色男子表演,其主要角色有童子1对、黑衣2个、绿衣2个、白衣2个、黄衣10个,共计18罗汉。


“罗汉灯”的堆叠造型共有几十种,常见的有“黑金花”“黄金花”“喜鹊架桥”“招财进宝”等。18位表演者共同堆叠的造型叫“金莲座”,每一个成年罗汉都是一叶“莲花瓣”。2023年,南陵罗汉灯入选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玩鱼灯





在无为市,鱼灯又被称作“吉祥灯”“幸福灯”,素有“烧香打醮,抵不上红灯一绕”的美誉。相传北宋年间,包拯到陈州放粮回朝后,为大放花灯,曾普召全国各地向朝廷进贡花灯。当时无为人敬献了八条鱼(“鱼灯”),得到朝廷赞扬。如此,无为民间舞蹈鱼灯就保留下来,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鱼灯由鲤鱼、鲲子、鳇鱼、乌鱼、金鱼、鲢鱼、鲫鱼、鳜鱼等八盏灯组成。鱼灯由竹篾扎制成鱼形骨架,鱼身绘上色彩绚丽的装饰性图案。八盏灯颜色不同,身上图案也不相同,分别画上古代神话“封神榜”中八仙故事和宝物,寓意可以降妖除魔。


伴随着铿锵有力、激情奔放的鼓乐声,表演者身着大红传统服饰,手执鱼灯,模仿鱼儿水中姿态,在夜色中摆动游弋。春节前后,鱼灯所到之处,锣鼓喧天,灯火辉煌,鱼腾人跃,好不热闹。2011年,无为鱼灯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见习记者:吴培丹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