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安徽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字体大小:

近日,安徽省教育厅印发《安徽省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纲要(2025年版)》(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省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

《纲要》明确,各地在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初中七、八年级,高中高一、高二共8个年级独立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将其纳入学校现有课程体系。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时建议在信息科技学科现有课时中安排,所缺1至3课时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课中统筹补齐。高中阶段高一、高二年级在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中各统筹安排8课时。

课程内容上,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将不仅涵盖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应用,还与科学、数学、物理等多学科领域深度关联,通过引入跨学科的知识与案例,拓宽学生视野,提升人工智能素养。课程还将聚焦真实问题解决,通过学科实践,让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人工智能方法与技能,学会提出新问题、形成新方案,并通过人机协同解决问题。课程还将紧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前沿技术与应用案例融入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

具体来说,小学阶段的课程将以趣味体验为主,通过游戏化课程促进人工智能启蒙;初中阶段侧重理性认知,结合生活场景解决实际问题并发展工程思维;高中阶段强调创新应用,在项目实践中深化系统思维与创新意识。

此外,省教育厅组织编制《安徽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建设指南(试行)》,各地将把人工智能教学空间作为智慧学校建设重要内容,加大对人工智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分批建设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均衡配置中小学人工智能实验室资源,升级优化现有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展厅等场馆向中小学校开放。

大江晚报记者 王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