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江速度”见证芜湖智造新高地加速崛起
立夏时节,骄阳似火,弋江区重大项目建设现场热潮喷涌。占地面积600亩的平山新型产业园区项目一期主体封顶,总投资45亿元的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明年一季度建成投产。
今年以来,弋江区围绕《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省战略,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首位产业”——智能网联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战略引领下,弋江区产业版图正深刻重塑,为我市在长三角一体化竞争中抢占“智”高点提供强劲动能。
新型产业园
打造“产城一体”融合生态圈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位于红花山路与芜铜东路辅路交叉口的平山新型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施工正酣。“一期启动区占地60亩,规划建设两个现代化高标准厂房,预计今年8月份竣工完成,二期、三期正在稳步推进中。”弋江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这座新型产业园将以“产业+创新”双核驱动,打造集高标准现代化厂房、共享研发实验室、创新孵化中心、综合服务配套等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园区。
相比较传统工业园,“向上”攀升的新型产业园因自身全新的工业形态而“天然带感”。“按照高标准厂房建设标准,单层楼面设计荷载最大值可达20.0KN/㎡,即每平方米楼面可承重2吨重物,既可适配重型生产线,也可满足轻量化生产需求,有效解决传统工业园区功能单一、各功能区联系效率低下等问题。”面对一处6层高的U型厂房,安徽建工三建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葛晓东介绍道。
据悉,作为弋江区又一“工业上楼”重点项目,平山新型产业园聚焦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等产业,按照垂直分层设计,通过建设多层工业厂房,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实现生产空间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不仅缓解了土地约束,也实现了产业链集聚综合成本大大降低,真正做到以绿色、智慧为核心,推动产城融合与“上下楼即上下游,产业园即产业链”的集约化生态。
龙头企业引领
赋能产业能级“链式”跃升
以优化生态为支撑,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核心产品电脑连接器占全球20%以上市场份额的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追“光”者瞩目的焦点。“目前,立讯精密项目入驻弋江区(高新区)皖江智造科技园正在有序推进中,厂房设备预计年底建成,明年一季度即可投产。”弋江区投资促进中心项目主任樊凯介绍。
当下,弋江区全面聚焦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作为首位产业,构建了“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应用场景”四位一体的汽车产业新经济,2024年全区汽车产业链全年实现产值340.6亿元,同比增长29%。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精密制造领域龙头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讯、汽车等多个重要领域,形成了全球化研发体系、智能化生产基地及多元化销售网络。“通过行业领域龙头企业的入驻,带动汽车线束、智能域控等细分领域企业落户,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撬动全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整体升级,全面形成了‘龙头引领、链式布局、生态赋能’的发展模式。”樊凯说。
多维发力精准服务
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如果不是政府部门在前期项目规划方案设计阶段就开始深度对接,相关流程不会走得这么快捷顺利,非常感谢弋江区政府的高效率服务。”立讯精密工业(芜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道。
得益于弋江区专班推进机制,从确定规划方案,到完成弋江区土地规划委员会审议,原先需要2个月左右时间才能完成的事项,如今两周不到即顺利办结。据悉,弋江区积极发挥统筹协调、部门联动作用,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建项目工作专班,通过建立“每周调度、双周会商、月度督查”机制,为落地项目提供一对一专属服务。以立讯精密项目为例,专班成员单位涵盖全区经济、规划、建设、住交等11个部门,从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就提前介入,并在方案审批、备案、基础设施配套等各个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全力保障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
重大项目落地的背后,是弋江区“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的坚定实践。通过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弋江区以“政策精准直达、服务主动靠前”的营商环境特色,为入驻项目一路保驾护航。随着产业生态的日趋优化和产业要素的持续汇聚,一个以智造为基、活力迸发的现代化产业新区正强势崛起,为芜湖乃至长三角产业升级贡献澎湃的“弋江力量”。
芜湖日报记者 汪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