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二十大精神在基层 全媒记者调研行

字体大小:

编者按:今年11月8日是第23个记者节。连日来,芜湖市新闻战线“二十大精神在基层 全媒记者调研行”集中采访实训活动分别走进繁昌区和南陵县。新闻工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触摸振兴脉搏,聚焦发展成果,体味民生温暖,感受生态改善。

打好“红绿古”三色牌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中分村一角 记者 吴梅 摄

秋日暖阳、微风习习,采访组一行走进繁昌区中分村,“连理桥”下的溪水潺潺、遒劲挺拔的参天古树、铺排有致的青石板路、清一色的白墙青檐灰瓦……俨然一幅皖南山居图。

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经济。近年来,该村紧抓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建设契机,打好“红色、绿色、古色”三张牌,以红促绿、以绿带红、以古留名,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

“红色”牌——

用好红色资源促经济

走进村子,你立刻就会被村口两棵沧桑遒劲的大树所吸引,大树相依相偎、并蒂而生。它们被称为“连理树”,是谭震林将军和夫人葛慧敏在烽火岁月爱情的见证者,也成为了中分村特有的“红色文化”之一。

作为安徽省“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这两年,中分村在村党总支和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当地村民靠着红色资源纷纷吃上了旅游饭。“今年,仅‘中分红色学堂’,就承接了40多期培训班。接待参学人员超过3000人,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80多万元。”中分村驻村第一书记蒋建伟说,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拓展红色产业链条,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集观光、住宿、餐饮为一体的红色网红打卡地。

2021年,中分村成立芜湖红色中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改建谭震林旧居、赖少其展馆等,建成繁昌保卫战展示馆,拓展新四军文化主题书房、新四军运兵步道等文化景观,发展红色旅游业带领村民致富。

“红色旅游产业的发酵效应,让中分村涌现出11家风情民宿和特色农家乐。今年,民宿和农家乐带给村民的收益接近20万元。此外,山货、农家土特产也打开了销路,创出了牌子,这一项村民也有10余万元的增收进账。” 蒋建伟介绍说。

“我们家民宿有4间客房,今年光节假日就有1万多块的收入。”村民苏清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绿色”牌——

发展绿色产业激活力

“中分村的绿色资源,也是乡村振兴路上的重要力量。” 蒋建伟介绍,村里除民宿外,还打造了以蓝莓庄园、白茶基地等农村经济作物种植。同时,引入“途居芜湖马仁山露营地”落户中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新业态。

据介绍,2021年,途居芜湖马仁山露营地项目建成,改建民宿55间,并建成研学宿舍、餐饮中心、会议中心、拓展中心等配套设施。今年以来,露营地已接待游客多达10万人次。近期,露营地项目二期工程扩建的步伐快起来,届时特色住宿单元达到150个。山林竹海间,摆放着排列有序的房车,置身其中,既可以享受家庭团聚的温馨,又可以体验独特的山水田园之美。

“以红促绿、以绿带红。”蒋建伟介绍,中分村在发展红色经济的同时,注重绿色产业建设,通过发展房车露营等新型的旅游业态,拉动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中分村探索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吸纳72户农民变“股民”;积极推动入股马仁山露营地合作发展现代农业,让群众“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利”,预计惠及群众300余户,用“红色福利”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助力乡村振兴。

“古色”牌——挖掘古色故事增内力

中分村民风淳朴,20多处古民居保存完好。这里不仅有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还有徐氏祭祖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中分村是芜湖为数不多的江南古村落之一。

据悉,每年除夕和清明节,都要举行徐氏祭祖仪式,2008年被列入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当地人介绍,墓群中有婆媳合墓、父子合墓、兄弟合墓、宗亲合穴、夫妇合葬等不同类别墓群,约有八九种之多。“在过去那个婆媳关系紧张的年代,婆媳合葬可见咱们中分村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我们徐氏家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础。”“中国好人”、村中78岁的老人徐孝旺介绍说。

记者在中分村文化广场内,发现有一个别致的亭子——“妇女议事亭”。蒋建伟介绍,议事亭为村民提供民主自治的平台,村里妇女常聚在这里一起议事,村里有集体事宜或各家有困难、有矛盾纠纷,也会在这里共同商议解决,切实解决村民现实问题。

“驻村以来非常注重村里的文化记忆,通过各种渠道梳理当地的村史、村情,帮助村庄讲好故事,深入挖掘村落文化遗存和特色民俗传统,以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蒋建伟说,弘扬传统文化,让民风乡风好起来。


助餐健身悦生活 暖心服务在身边

今年,我省从“小切口”入手,聚焦十项老百姓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稳步持续实施十项暖民心行动,在繁昌区,记者此行实地走访了暖民心行动在基层的实施情况。

11月3日,记者来到繁昌区的一个老小区金桥三区,63岁的居民余彬正在和老邻居一起打乒乓球。“球桌是今年新买的,每天下午,我都和邻居朋友们在这里打乒乓球,锻炼身体挺好的,老伴、子女也支持。”在该小区的中心广场上,今年政府有关部门还对以前一些陈旧老化的健身设施进行了更换。76岁的王承仲老人每天都和老伴一起来广场锻炼身体。“老伴老伴,老来作伴,健身当然也要一起啊!”老人这样说道。老夫妻俩恩爱的身影经常引来邻里的称赞。在该小区,记者还看到了一个漂亮的网球场,里面同样热闹。离该小区不远处的金桥五区,在今年的暖民心“快乐健身行动”中,有关部门在这里新建了很多健身设施。当天下午,正在健身的居民看到记者到来非常高兴,他们主动打招呼说:“现在这些健身设施就建在了自家门口,自家楼下,真是太方便了。我们没事就来这里活动活动身体,和老邻居一起聊聊天,天冷了,在这里晒晒太阳,别提多舒坦了。”

在繁阳镇新光社区老年食堂,每天中午都有100多个老人在这里吃饭接受“老年助餐服务”。记者看见,当天中午为老人们准备的菜肴十分丰富,有青菜豆腐、三鲜肉丝、花菜豆腐果、杂酱、西红柿炒鸡蛋和水豆腐汤等,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非常适合老年人。助餐点负责人胡敏向记者介绍:“来我们助餐点吃饭的老人每人我们会给他办一张就餐卡,老人来吃饭的时候先刷一下这张卡,然后老人的信息就会在我们的系统里显示,根据年龄段,每位老人每餐一荤两素一汤需要支付的金额为4、5、6元不等。老人可以现金支付,也可以移动支付,可以堂食也可以打包带走,我们还可以提供就近的送餐服务。每天我们的助餐点从中午11点一直营业到下午1点。”据了解,就餐卡的功能还在于每次服务将助餐点纳入政府监督管理,并且记录有每位就餐老人的详细家庭住址,以备不时之需,防止有些老人临时忘记回家的路,工作人员可以提供将老人送回家中的额外助老服务。93岁的钱金荣老爷爷高兴地告诉记者:“在助餐点吃1荤2素1汤的午餐,只花了4元钱,方便好吃又实惠。我们好几个老邻居听我介绍也要来吃呢!”

记者从繁昌区了解到,到目前为止,该区暖民心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已初步改善城乡老年人群助餐服务紧缺现状,建成城市老年食堂26个,农村老年食堂16个。快乐健身行动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努力形成全民健身新格局,已完成22个小区和36个行政村现有健身设施的维修、改造和提升。其他各项暖民心行动也在稳步推进实施中。


从“暖”与“兴”中看见南陵的美好

状元村一角 记者 邬扬 摄

城北遗址口袋体育公园 记者 邬扬 摄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南陵是个好地方。这里的美好,不仅从李白的诗句中能读到,当你走在这片土地上,更能分明地感受到。11月8日-9日,记者一行走访南陵城区和乡村,用纸笔和镜头记录这里的新变化。

暖——快乐健身 城区更宜居

11月8日上午10时许,气温适宜,秋阳正好,家住南陵县城区的全职妈妈王玉芳推着摇篮车出了家门。走了不过几分钟,她和宝宝来到附近的城北遗址口袋体育公园。公园里建有健身步道、篮球场、体育健身路径、儿童游乐设施。

王玉芳和宝宝常来的这座公园,建在南陵县籍山镇老城区的市桥河畔。过去,这条河是当地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条重要水路通道。后因保护不善,河水污染,周围环境也变得破旧。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整治提升城区环境,特别是今年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南陵在全县启动快乐健身暖民心行动后,一座兼具文化、景观和健身功能的公园在此建成投入使用,附近群众健身举步可就。

今年截至目前,南陵全县新建和维修小区(行政村)体育设施66个,对漳河、后港河健身步道进行改造提升,本月还将新开建2座体育主题公园。

暖——幼有所托 工作更安心

“叔叔阿姨好!叔叔阿姨好!”11月8日,记者一行甫一走入南陵县籍山镇春谷幼儿园,立刻被园内孩子们的礼貌和热情所打动。6岁的夏一凡,目前在该园大(2)班就读。喜欢手工的他,对每天下午4点后的延时服务活动充满期待。在下午4点到5点这一个小时里,夏一凡和其他自愿选择参加课后延时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尽情地投入到创意美术、绘本阅读、趣享劳动、建构游戏等特色活动中。

据该园园长陶媛介绍,由于春谷幼儿园邻近南陵经济开发区,很多入园孩子都来自职工家庭,延时服务需求突出。今年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南陵县实施安心托幼暖民心行动。春谷幼儿园适时做好相关人员和资源配套,在9月新学期推出特色延时服务,深受家长和孩子的好评。

截至目前,南陵全县25所公办园和46所民办园延时服务开展率100%,自愿参与延时服务幼儿3155名,提供服务的教职工664余人。真正实现“幼有所托”,让家长放心工作,不再“一心挂两头”。

兴——产业振兴 日子更红火

“先把早稻米泡上24小时,再加水磨成米粉,上锅蒸几分钟,把成皮的米粉晾半干后切丝,分成把挂在架子上晒干。像今天这样的好天气,一天就能晒好啦!”11月8日下午2点多,南陵县三里镇水闸竹园中心村村民汪翠萍和4个村里的老姐妹身着干净的白大褂,正在院子里晒米面。汪翠萍告诉记者,做米面是水闸和附近几个村村民的传统特色手艺。过去都是各做各家,如今在村党委的带领下,大家集中起来,把传统手工米面做成品牌,利用互联网等渠道统一销售,把老手艺做成了新产业。

“同样一块田地,种烟叶收入比之前种水稻翻了两番。”因为常年在地里劳作,52岁的三里镇水闸竹园中心村村民罗光华皮肤黝黑,但说起自己的“事业”眼神明亮。前些年,在村里带动下,罗光华转种烟叶,经过南陵县烟草专卖局技术员的辅导,他很快上手并不断扩大种植面积。目前,他有60亩地,雇了不少村民帮忙,自己致富的同时也帮助乡亲们增收。

水闸中心村以优质水稻种植为主,以发展烟草种植为特色产业,结合传统手工米面生产,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多产业模式,扩大农民增产增收,壮大集体经济,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0万余元。

兴——文化振兴 发展有底蕴

11月8日,记者在南陵县烟墩镇霭里行政村状元村中心村见到陈连子老人的时候,89岁的她正和外孙在忙着腌咸菜。老人精神矍铄,身子骨硬朗,就是听力差些。记者眼前的这位老人可不简单,她的两个儿子一个是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个是高级讲师,分别在江苏和广东两所师范类大学里任教。

陈连子老人家的情况在村里不是特例。她居住的村子叫做状元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恢复高考以来,小山村里已走出博士生(后)3人、硕士生3人,其中2人还在国外大学任教授。该村在明代还出过一位举人名为汪景,其两子皆为县令,两孙双中进士。

小山村缘何频出读书人?该村三面环山,过去交通不便,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驱动着当地一代代年轻人发奋读书,走出山村。多年来,全村形成了尚学重教的浓郁氛围。

当天,记者在该村看到,一座体现当地文化底蕴的状元文化广场坐落于山水之间,徜徉其中,让人真切感受到村子“精耕细读,溪山画境”的建设理念。该村围绕状元村历史文化,将耕读文化、状元文化、二十四节气文化等传统文化内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一个集生态农业及乡创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美丽新村庄,正悄然呈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南陵,发展的脚步已然迈开,更多的美好未来可期。


在芜湖市首批最干净小区 感受“金牌物业”的暖心服务

11月3日,记者一行来到繁昌区印象春谷小区,该小区是芜湖市首批最干净小区,也是芜湖市首批“金牌物业”小区。在这里,记者感受到了很多温暖细节,也体验到繁昌区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和进步。

走进该小区,整洁有序的环境里处处可见温暖人心的细节设置。大门口摆放的“便民服务推车”专门为小区老年人设置。“家里老人平时去菜场或者超市买菜购物,可以推上这个车来回,既方便又省力。”该小区物业经理徐敏告诉记者。小区进门“C”位的花坛中设置了一块精美的物业投诉“直报快处”提示牌,记者看到,这块提示牌上用表格形式清楚地写明了居民投诉类型,受理单位投诉电话和详细内容。居民王先生对记者说:“在我们小区,遇到问题可以先向自己的物业公司反映,由物业公司根据情况先期处理,物业无法处理的,我们业主再向相关职能部门、单位投诉,或者由物业公司代投诉。这个提示牌的好处就是居民遇到问题不再一片茫然,物业也有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精准地向对应的政府职能部门投诉反映,问题就能得到更快地解决。”同样吸引到记者注意的还有该小区的“小区事务公开栏”。记者了解到,该小区2016年交付,目前业主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就是非机动车停车问题,为此,小区物业准备在目前3个非机动车棚的基础上再增建6个,并将有关物业代建非机动车车棚的问题在“小区事务公开栏”公开,告知业主热点问题的解决进度并征求业主相关意见。

在印象春谷小区,记者还看到了设施完善的垃圾分类投放点,生活垃圾分类正在该小区普及推广中。“为了让每位业主都有创建最干净小区的主人翁意识,我们上门入户宣传,高配比小区保洁人员,并通过重要节假日联合社区一起组织业主举办各类活动,增进邻里友谊,拉近物业与居民关系,增加物业管理的认可度、配合度。”小区物业经理介绍。

“我们小区有一个业主群,在这个群里我们只要一反映问题,速度很快就能得到解决。之前有一户家中没人发生漫水的现象,物业了解后第一时间帮助处理。”业主陈先生给记者举例。在该小区,被评为芜湖市首批“金牌物业”经理的徐敏也是广受居民认可的贴心人。小区一户家庭的男主人因病去世,家中女主人平时工作是送外卖,比较忙碌,徐敏了解后不但带着钱物去看望母子俩,还招呼女主人以后工作忙不能按时回家,孩子放学后可以直接去物业办,她能帮着照看,家里有什么事要帮忙也尽管言语。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全面推进“金牌物业行动”,今年8月以来,繁昌区在全区推广“繁昌业主”App,以科技赋能物业管理,推进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物业管理的智慧化、信息化,着力解决物业突出问题,促使物业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而印象春谷小区正是繁昌区物业管理水平发展进步的一个典型代表和美好缩影。

大江晚报记者 林文峰 汪观林 邬杨 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