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块新闻

一名村支书和他的16个徒弟

字体大小:

外出当学员,回来当师傅。

在安徽省南陵县工山镇童村村,汤厚如除了是村里的党委书记,还有一重身份:“名师带徒”导师。

2022年2月20日,汤厚如被选派去浙江省长兴县参加“名村实训”。回来后,汤书记成了汤老师,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就收了16名徒弟,而且来头都不小,全是村级正职后备干部。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乡村干部身处基层第一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

为激发干事激情,让干部更担当,南陵县出台了《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计划》,推出了“名村实训”“名师带徒”“擂台比武”等创新举措,旨在打造一支争先进、创一流、扛红旗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加快建设芜湖市域南部现代化副中心和“强优美富”美好南陵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俯瞰仓溪村的稻虾养殖基地。南陵县委宣传部供图

0跨省实训,练就本领

“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感触太震撼了!”时隔一年多,外出实训的半个月,依旧让汤厚如感慨万千。

“他们对村集体发展想得清楚、说得明白,工作有方法有准度。”汤厚如表示,浙江乡村干部专业水平高,熟谙农村发展怎样“干”、乡村振兴如何“兴”。

外出实训学什么?首先是学先进的思想。谈及到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实训的最大收获,汤厚如用了一句话概括:“要想乡村‘兴’,必须产业‘旺’。”

“实训之前,一直以为自己还不错,村集体账面上也不缺钱。去了之后,睡不着觉了,为啥?”汤厚如自问自答,人家村集体收入770.2万,我们只有十分之一。

百闻不如一见,顾渚人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真正做到了“思想破冰”。

“一个村子的发展关键靠人,人来了,产业找准了,路子寻对了,因地制宜,就能顺势而为。”半个月的深度融入,也在潜移默化间转变着汤厚如的思维。

不缺土地资源的童村村,就要从思路上找出路。汤厚如在实训时发现,乡村变美不难,难的是盆景变美景、美景变钱景。他以顾渚村为例,通过几年打造,当地现有民宿485家,日接待游客量可达2万人,成了长三角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村。

实训期间,汤厚如(左)就乡村治理与长兴县基层干部交流探讨。南陵县委宣传部供图

除了当好学徒、习得经验外,联络感情、对外宣传也是实训干部的任务。

实训的半个月里,汤厚如住在村里的民宿,天天早饭都有一道小香薯,味道好,十分受游客青睐。

“小香薯这么走俏,如果回去种是不是也能火起来?”汤厚如在询问后得知,顾渚村小香薯的采购半径300公里,不论是气候条件还是土壤环境,童村村完全符合种植条件。

吃出了商机,也吃出了产业。

回来后,童村村借助县里正在推行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成立了南陵县童薯一家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专门种植小香薯,去年头一茬的亩均利润就达到了699.75元。非但如此,合作社还承接村里的公益性项目,由于经营有方,年底社员们就第一次分了红。

去年年底,童薯一家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实现分红。人民网 张俊摄

实训中练就本领,实训中增长见识,实训中开拓视野。

“根据安排,我们计划三年之内将全县一半值得训、有想法、能干事的村书记,派至先发地区体悟实训,带动全县村干部实现‘思想观念大更新、能力本领大提升、工作作风大转变’。”南陵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叶义文介绍,目前,全县已安排4轮17名村书记,分赴浙江省的杭州市、嘉兴市、长兴县和江苏省的盱眙县参加“名村实训”。

0“师徒”帮带,互学互长

“小吴书记,田里内涝了,大半夜的,还麻烦帮忙联系下排涝站。”“小吴书记,现在村里头搞香菇种植,能不能也算我一份,跟着大家种?”……

面对基层的众多诉求,吴昊一一应承下来,“现在处理起村里的事情来得心应手,比以前自信多了!”

34岁的吴昊是土生土长的许镇镇东联村人,2018年通过组织招考回到村里上班,并于2021年换届当选东联村党总支副书记。

去年8月,作为村级正职后备干部,吴昊被安排前往工山镇童村村跟班学习,给汤厚如当徒弟。刚到之初,吴昊坦言也有不少困惑,他举例道,“跟老百姓打交道,总是融入不到其中,尽管也想了不少法子,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在基层工作,摆正心态很重要,要多学多做多请教,尤其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换位思考,多讲百姓话、多串百姓门,工作就能干到点子上!”面对吴昊的困惑,汤厚如语重心长地说。

为期15天的跟班学习,时间不算长,但天天跟在汤厚如后面,如何化解群众纠纷?怎样协调用水矛盾?又如何带着村民一条心搞产业?吴昊积攒了不少经验。

吴昊在当”徒弟“期间写下的学习笔记。受访者供图

翻开他的学习日志,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天的工作动态。“师傅的指点,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短时间内在业务能力上有了突破。”吴昊深有感触地说,“跟群众打交道,就要将心比心,把群众当自己人。”

激活年轻乡村干部“一池春水”,言传身教是关键。

吴昊只是汤厚如众多徒弟中的一员。据介绍,南陵县拟安排全县147个村的正职后备干部轮番跟班学徒,实现“名师带徒”的全覆盖。

“在带徒弟的过程中,我从年轻人身上也感受到了创新意识和闯劲。”汤厚如感慨,“名师带徒”看似是结对帮带,其实是互学互促,大家一起进步。

0组织“摆擂”,支书“比武”

5月6日,南陵县2023年一季度“共富好支书”擂台赛鸣锣开赛,来自8个镇的16名村党组织书记同台PK,几轮比拼下来,籍山镇仓溪村党委书记许明胜脱颖而出,一举夺魁。

“共富好支书”擂台赛现场。南陵县委宣传部供图

此次擂台赛,既是一次比本领、拼内功的“华山论剑”,又是一场集智慧、开思路的“沙场点兵”。

比赛现场,16位村支书依次登上“擂台”,以PPT为蓝本,谈成绩用数据“说话”、找差距用图表对比,不比基础比变化,不比条件比干劲,可谓是“干货”满满。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刚刚接到“擂台赛”任务,许明胜直言很紧张,因为每个村都在发展。为此,他还考虑了好几个晚上,最终才敲定下来,结合稻虾产业,给大家伙算算一只小龙虾的富民账本。

5分钟发言、16页PPT,“打擂”结束后,评委组现场提问、现场评分。

“说实话,当众‘打擂’很有压力,但也是一种鞭策。”许明胜说,“‘擂台比武’特别鼓劲,也更加坚定了带领乡亲们振兴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比武比的是成绩,找的是差距,学的是经验,增的是干劲。

在叶义文看来,村支书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领头雁”作用,非常有必要搭建一个展示工作、晒出成绩、交流经验的平台,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引导他们当好乡村振兴的“领路人”。

在许明胜(左)的带领下,小龙虾喜获丰收。南陵县委宣传部供图

带着对擂台比武的深深思考,“‘虾’路相逢、“籍”往开来”仓溪龙虾节在漳河畔如期开启。“通过几年来的发展,仓溪村稻虾共养规模扩大到了1万亩,村民干事创业的热情明显高涨。”许明胜如是说。

这阵子,每天天擦亮,许明胜就往稻虾交易市场赶。自小龙虾上市以来,这里的日均交易量达到了30吨。得益于稻虾共养,去年仓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37万元。村里的致富产业和龙虾一样红。

来源:聊时局  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