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暖新闻

照顾瘫痪妻子24年 他始终笑对人生

字体大小:

朱行江和小记者毕悦晨合影

妻子遭遇车祸高位截瘫,家中还有两个孩子要抚养,生活上面临巨大的打击,他没有消沉厌世,始终积极向上,在承担起家庭责任的同时,还坚持无偿献血、见义勇为,不断将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这就是“安徽好人”朱行江。近日,记者和芜湖传媒中心的小记者毕悦晨一起,来到朱行江家中,倾听他的好人故事。

风雨同行: 悉心呵护瘫痪妻子24年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环卫工人朱行江却用24年的身体力行,证明了人间真情无惧风雨。走进这个有病人常年卧床的家庭,看到的一切都让人意外又暖心。

简陋的平房外,摆放着几盆枝繁叶茂的绿植,生机盎然的样子透出这个家庭勃勃的生机。走进房间,室内清清爽爽,连灶台都一尘不染。家中虽朴素,却用心装点了,书柜里摆满书籍,四周的墙上和窗户上贴上了红色的窗花,妻子年轻时候的照片与家人的合照被放在显眼的位置,温暖又喜庆。

朱行江正坐在客厅的桌子前,翻看一本厚厚的相册,里面是全家人的照片,他笑着和我们一一介绍。房间里躺着的是他的妻子梁有静,她面色红润,也笑着与我们打招呼,招呼大家坐,一点也不像长期卧床的病人。

朱行江皮肤黝黑,笑容却始终挂在脸上,与他交谈,让人心里也暖暖的。从他口中我们得知,2000年以前,朱行江和爱人梁有静摆了个早点摊,养育两个可爱的女儿,生活平静而温馨。然而有一天,梁有静领着孩子过马路时,被迎面而来的车撞成了重伤。经医院抢救,梁有静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成了高位截瘫。温馨的家庭一夜之间遭遇重大打击,朱行江刚开始也很难适应,但他努力调整好心态,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早点摊开不下去了,朱行江开始一边照顾妻子,一边送牛奶、送报纸贴补家用,后来转行做了环卫工人。高位截瘫的妻子,除了能说话,眼睛能动,身体其他部位完全不能活动。为了防止她久卧在床身体生褥疮,朱行江每隔两个小时就赶回家给她翻身、帮助她上厕所。多年如一日,日日为妻子全身擦洗按摩、翻身排便,为了怕妻子寂寞,常常为她读书读报、唱歌给她听,因为照顾周到,梁有静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两个女儿也健康成长。

在朱行江的悉心照料下,这个被意外重创的家庭,又恢复了温暖与生机。小记者问朱行江这么多年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因为爱和责任”,朱行江给出了这个回答,“能成为夫妻本就是缘分,她年轻时陪我吃苦,出了意外,照顾好她是我作为丈夫的责任,夫妻之间本就是互相扶助,这没什么可说的。这么多年过去,我觉得很平常,和普通家庭没什么区别,已经很知足了”。在这一刻,我们都感受到,朱行江一家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实至名归。

爱心传递:

用正能量感染更多的人

除了照顾好小家庭之外,朱行江还热心于公益事业。他连续献血15年,总量达到8400多毫升,2023年,他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同时,他还是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2016年,他和妻子还签订了遗体、器官(角膜)捐献申请志愿书。

此外,朱行江还经常助人为乐,将爱心和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有一次上班过程中,他看到一个醉汉睡在路边,钱包和手机都放在身边,不远处有一个不怀好意的人一直在盯着他。于是朱行江上前提醒他注意钱包和手机安全,并一直守着醉汉,直到110前来处理。事后清醒过来的醉汉拨打热线电话感谢他,朱行江才知道多亏他的提醒,才保住了钱包里的几万块钱。

还有一次,朱行江上班路上看到有两个年轻女孩的包被小偷抢走。目睹这一幕的朱行江骑着三轮车就在后面追,最后把小偷抓住并交给了派出所。当女孩要拿钱感谢他时,朱行江婉言拒绝了。而被问及做这一切的原因时,朱行江说因为自己的家庭被社会关爱着,所以也想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用爱心回馈社会。

“人生难免风雨,遇到挫折,该如何面对?”小记者毕悦晨问道。“心态决定一切,要积极面对生活,笑对人生挫折,风雨过后总会见到彩虹。”朱行江瘦小的身体却承载着满满的正能量,一直坚韧又乐观的热爱着生活。采访最后,朱行江亲切地叮嘱小记者:“好好学习,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关爱社会,从关爱家人开始。”

大江晚报记者 顾娅 见习记者 闫丽婷 文  记者 汪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