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在芜湖!尹同跃再次喊出“不客气”!
智领全球,未来可期。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致辞表示,继“新能源不客气”“智能化不客气”之后,今年,奇瑞要响亮地喊出:奇瑞的全球化创新体系,也要“不客气了”!
今年是奇瑞第四次举办科技盛会,活动汇聚了来自全球的3000多位嘉宾,主要任务就是搭好戏台,让全球的创新英雄、创新天才们来“唱戏”。
尹同跃表示,每当在海外街头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车,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但也清醒地看到,随着中国汽车集体加速“出海”,一些新的挑战也浮出水面,这些问题时刻提醒奇瑞:全球化不能只追求规模和速度,关键要可持续,要以用户可承受的价格、可信赖的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来建立中国汽车“安全、可靠、高端”的新形象,要拥有国际化思维,当好全球企业公民,成为各国政府的座上宾,为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拿出中国方案,做出中国贡献。
而实现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个真正全球化的创新体系,支撑技术、标准、质量安全、用户体验,经得起全球不同市场、不同文化的考验,得到全球用户的喜爱和信赖。
未来,奇瑞要通过建立覆盖新能源、智能化、AI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创新体系,让奇瑞拥有“反内卷”的能力,推动品牌持续向上,实现可持续的国际化;要能够满足不断出现的各种法规要求,真正做到“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要以技术创新赋能奇瑞产品创新,并带动商业模式、企业管理、产业生态的全面升级,让奇瑞从传统车企快速转型为全球化高科技生态集团。

奇瑞喜欢“吹牛”,但从来不“瞎吹牛”。经过多年积淀,奇瑞已初步构建起面向未来的全球创新生态,它包括三大核心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文化创新体系、管理创新体系。三者相辅相成,三足鼎立。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技术创新体系。奇瑞依托全球12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市场优势,开展全球技术扫描、对未来需求和技术发展的洞察,实现深度本地化开发与验证。通过全球1+7+N的研发布局,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实现代际领先的新技术布局。通过创新赋能,开发极有竞争力的全球化产品,要实现产品出海、技术应用出海,让更多的百年老店、更多的全球伙伴共享奇瑞的技术和平台,实现技术创新的“In Somewhere,For Somewhere,Be Somewhere”。

开阳实验室以“小步立项、滚动牵手、多头输出、沿途下蛋”的灵活机制,打通了科技转化的“最后一毫米”。瑶光与开阳,一主内,一主外,在奇瑞集团自身3万人研发团队的基础上,聚拢并拉动了全球超过5万名的“编外”院士、工程师和科学家,让奇瑞的技术创新体系24小时不间断、365天不停转,新技术、新专利源源不断地“下线”并产业化

今天,奇瑞的“货架”上,已摆上了新一代AI智能车架构、犀牛电池、轴向磁通矢量双电机、Carmind智能体、即将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等一系列尖点科技。它们不仅都具有“全球首创”“全球最高”等过人之处,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底线是安全可靠——不够安全,绝不上车! 可以说,在奇瑞的“技术货架”上,安全技术始终摆在最核心、最突出的位置。

第二大体系,是文化创新体系。在产学研合作中,特别是在开阳实验室,奇瑞以各种灵活机制,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加盟,欢迎直接入职,也可以项目合作。奇瑞提供思路、市场、资金、管理、团队,给政策、出平台。
第三大体系,是管理创新体系。奇瑞始终坚持——质量比销量更重要、创新比利润更重要。今年,奇瑞也开启了资本市场全球化的新征程。奇瑞正按照世界500强企业、全球化上市公司的标准,全面提升企业治理与经营水平。
现在奇瑞在海外市场的营收已经接近一半,未来海外市场的营收贡献、海外属地的员工数量,会远大于国内。奇瑞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化企业,必须具备与之匹配的全球化运营能力——组织更敏捷、决策更精准、风控更前瞻、跨文化融合更深入。管理创新,就是要让奇瑞这艘全球化的“航母”,不断消除浪费,提高运营质量,会挣钱,能自我造血。
技术、文化、管理——三大创新体系协同并进,最终指向一个目标:让奇瑞成为用户喜爱和信赖的全球化高科技生态集团。面向未来,奇瑞也欢迎更多有创新资源、有创新技术的人才和奇瑞一起创业,合作共赢!也期待更多的院士、专家、高校机构等,加入开阳实验室和协同创新联盟,大家一起联合开放创新,拥抱这个伟大的创新时代!
记者:李婷维 季鲲 王宇
摄影:杨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