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江资讯

芜湖女大学生,挑战极限!

字体大小:

6年前,因意外从高处坠落,芜湖女孩徐雯茜的人生被彻底改写——她从一个健康活泼的大二学生变成了肩颈以下失去知觉瘫痪在床的残疾人。最初的无法接受,到后来拼尽全力投入康复训练,她在家人的陪伴信念的支撑下,一步步挑战着身体的极限。


年,徐雯茜做了一个决定——申请复学,希望完成中断的学业,掌握一技之长而学校,也正考虑为她敞开回归的大门。


26岁的徐雯茜重新出发!


01

20岁时,她从高处坠落


2019年,彼时的徐雯茜是宜春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既是班级团支书,也是学院体育部部长。她有着1米68的身高、一头长发,爱唱歌爱绘画谁也没想到,418日,刚过完20岁生日的她,竟从十几米高处意外坠落。



手术后,医生的诊断如晴天霹雳——徐雯茜第三、四、五颈椎完全性损伤,肩颈以下彻底失去知觉。这意味着,这个曾经活力满满的女孩,余生或许都要与病床为伴。


刚开始恢复意识时,我还以为只是骨折,想着养几个月就能好,还能像以前一样蹦蹦跳跳。徐雯茜回忆起当时的心境,满是唏嘘,可知道自己要瘫痪一辈子时,整个人都懵了。 她记得,病房里有病友情绪激动地闹着自杀,自己却连动弹手指都做不到,连放弃生命的资格都没有。



既然死都死不了,那就好好活着。”作为家中独生女,看着父母一夜之间变得灰白的头发和眼中化不开的担忧,徐雯茜心中有了一丝牵挂——她还有父母,她要留下生命陪着爸爸妈妈


02

父母陪伴下的身心重建

徐雯茜ICU挣扎2个多月后,身体情况稍微稳定,毅然决定抓住恢复黄金期,转入康复科进行治疗。那段日子,她带着氧气包、吸痰器、血压仪和血氧仪,在父母的陪伴下,从最基础的站立床训练开始挑战



最初,床仅调整到15度,她就会头晕目眩。但她没放弃,一点点增加角度,一次次延长站立时间,直到能适应更高的高度。同时,她还尝试坐轮椅,哪怕刚坐上就会晕厥,也咬着牙坚持,只为能多一分行动的可能


20202月,徐雯茜终于回到了芜湖的家。可家里的老房子在三楼,没有电梯,对她而言,这短短几层楼的距离,是难以跨越的阻碍。为了让女儿生活更方便,父母卖掉老房,又向亲友四处筹措,最后换了套二手房——新家窗边往外看去,就美丽的凤鸣湖。


“她没法出门走动,在新房子里至少能看一看风景,这样心情会好一点。”母亲温祖萍的话语里,满是对女儿的疼惜。身体的康复尚需时日,心理的重建更是艰难。


刚回芜湖时,徐雯茜无法接受身体无知觉变得格外消极,不愿出门,也不愿意见人。她的情绪,像一块乌云笼罩着家人。“那些年,哪怕外面艳阳高照,我往窗外看,也只觉灰蒙蒙一片。”温祖萍心疼女儿,始终坚定地陪伴在侧,一遍遍安慰:别怕,妈妈在,我会一直陪着你。”


03

26岁时,重启求学路


转机出现在20253月。在妈妈的劝说与陪伴下,年来不曾走出过芜湖的徐雯茜,河北省石家庄参加了一专为颈髓损伤患者组织的康复训练营,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康复训练。



在那里,她不再是孤单的个体——和病友们交流心得、互相鼓励,渐渐学会了与 新身体 共处,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6年来第一次独自完成洗脸刷牙吃饭第一次自己开关门;第一次熟练锁住轮椅,甚至第一次成功越过了小门槛……这些实实在在的进步,像一束束光,照亮了她的生活,也让她重新找回了信心与希望。如今的她,已经适应了长时间坐在轮椅上,生活多了几分自主



在训练营,徐雯茜遇到了一个与她有着相似遭遇的病友——同样学环境设计专业,同样在大二时因意外瘫痪。但这位比她大10岁的姐姐,在受伤两年后毅然选择重返校园。我还这么年轻,为什么不能回到学校,把中断的学业完成?——这个念头,在徐雯茜心中愈发清晰。


从训练营返回芜湖后,7,徐雯茜和父母找到了芜湖市残联,出了复学的心愿。残联负责人上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安徽省残联汇报,又积极联动江西省残联、江西省教育厅,将她的情况反馈给宜春学院。如今,宜春学院正在商议相关事宜,徐雯茜有了复学的希望


就算真的能回去,后面肯定会有很多困难,但既然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谈及未来,徐雯茜眼神坚定,满是自信。母亲温祖萍也早已做好了打算:如果复学成功,我会全程陪着她。就算学校有其他考虑,市残联也会帮我们联系省内的一所特殊教育中专学校。我希望她进步的速度能赶得上我和她爸爸衰老的速度。要是以后她能真正自理自立,我们就放心了。


从瘫痪在床到渴望重返校园,6年时光,徐雯茜用坚韧与勇气对抗命运的残酷,用一次次的坚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重生故事。如今,学校的大门即将为她重新敞开,这个不服输的芜湖女孩,正带着希望重新出发,朝着更光明的未来坚定前行。


吴培丹 张文婷

编辑:邢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