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江资讯

湖里有人畅泳,街上人潮汹涌! 芜湖这里蝶变重生了

字体大小:
这个国庆假期,经生态重构后的明珠镜湖与焕新归来的芜湖中山路步行街首次相逢、深度融合,携手对外惊艳亮相。澄澈的镜湖碧波上有帆船点点,有惬意自由的畅泳身影,步行街上人海波涛摩肩擦踵。街上的人赏镜湖风光,湖中人看街上盛景,而这正是步行街升级改造后实现“湖街一体”完美融合的生动写照。


汹涌的人潮见证着中山路步行街与镜湖公园的焕新蝶变。这两处承载城市记忆的商业地标与老牌公园,在保留历史底蕴的同时,通过注入年轻化、时尚化的新元素,不仅唤醒了市民的集体记忆,更以新旧交融的独特魅力,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那些熟悉的话语又回来了


“国庆去步行街逛一逛” “在花钟集合啊”“到镜湖划船去”……这个假期,曾经熟悉的话语又回来了,很多未出远门的芜湖人都来到了焕新后的步行街及镜湖,感受这里的新面貌、新气象。 



市民许先生全家特地选了一天去了步行街,街上行人熙攘,面貌一新,令他们感到意外又惊喜。整个不一样了,颜色、搭配、建筑、景观都有变化,尤其是三泰大厦门前,有玻璃大屏幕、大广场,面向开放的镜湖;湖边还设立了打卡点,人特别多。”许先生说,他们边走边逛,吃的玩的看的,样样都有;街上节日氛围感浓厚,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镜湖上游船点点飘荡,湖水清澈,岸边水草微微摇摆,感觉真的很不错。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大三的王同学逛完步行街感到很欣喜:“焕新的步行街环境很好,很舒服,业态也多,简直就是我们大学生校外的‘第二生活区’,是一个集社交、解馋、拍照、放松于一体的宝藏地方。很多品牌小店门前是花园,非常出片,是爱好拍照者的福音。”她记得几年前才来芜湖逛过步行街,那时步行街街景、商业都比较单一,整体风格比较落后刻板,现在改造后偏年轻时尚。晚上感觉更好,湖风凉爽,霓虹闪烁,氛围感浓厚。



为避开人流,市民朱女士10月9日早上带着女儿悠闲地来到步行街,他们走走停停,不时拍拍照,享受着惬意的亲子时光。“步行街以前来过,后来多年没来。听说开街了人特别多就错峰过来,感觉很好,景点和休闲的地方多了,自己最喜欢镜湖边的景色,可以坐在那什么都不做,看看景拍拍照。”朱女士说,自己3岁的女儿不时笑着说“好看”。



这个假日期间,中山路步行街及镜湖周边人气爆棚,每天涌入数万游客,从街头到街尾,从街区到湖岸,从店内到店外,到处都是人从众,再现当年的辉煌时刻。人们带着记忆、带着期盼、带着好奇来这里寻找、探索、感受,接收到多重惊喜“派送”。



湖街一体相互成就


今年初,26岁的中山路步行街启动升级改造。景观设计上,整体风格简约大气,颜值更年轻。各色绿植随处可见,将整个步行街点缀得绿意盎然,实现四季有绿、四季有景。 特别是环湖片区改造让焕新后的步行街与镜湖连为一体,湖景与街景融合出新。



到了晚上,步行街上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尤为令人瞩目的是步行街上新建的14座造型各异的休闲商业建筑,入驻的咖啡、烘焙、妆造、下午茶、糖水铺、礼品店、坚果店等各类品牌业态,为步行街带来巨大的引流,深受年轻人青睐。



如果说每一座城市都有那么一条商业街,也许芜湖中山路步行街不算很特别。但是,千年历史的镜湖依偎在侧,这片17万平方米的水域让芜湖中山路步行街成为耀眼的存在。


镜湖,这个由南宋状元张孝祥挖掘的人工湖,如今已成为江城芜湖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年初,这座承载市民记忆的湖泊,时隔多年迎来系统性清淤及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干式清淤、生态重构等举措,蜕变为“清澈见底、鱼草共生”的生态景观。


归来的镜湖更清澈美丽、绿意盎然,小镜湖九曲桥旁新增的8000余平方米荷花,盛放了整个夏天,目前仍留下一池翠绿。


图片


来步行街,自然要逛一逛镜湖,因为两者几乎密不可分。一倾碧波没有了马路的隔阂,直接拥抱步行街,成为街上的风景。游客们最爱的就是坐在湖与街衔接处,吹吹风、看看景、聊聊天、拍拍照、发发呆,湖面景色宜人,沿岸绿植环绕。近看,水边种植了各种沉水和挺水植物,即便什么也不做,只是蹲下来看看微微摇动的水草、水草间若隐若现的嬉闹小鱼也别有趣味。享受公园的惬意后,可以随时逛一逛街,买点东西或者纯粹看看。



全新的“湖街一体”理念正在重新定义城市商业空间。


保留与创新的微妙平衡


几乎每个芜湖人逛完焕新的步行街都发出感叹:“变化太大了!”但内心却依然感到熟悉,还能找到以前的情感记忆。要知道,老街改造好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当地人心中曾经占据C位、无可替代又承载几代人记忆的老街,更新改造如何既保留熟悉的味道,又有出新出彩之处,其中平衡实难把握。


图片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更新改造的成果怎么样,人气最有说服力。甫一回归,它便受到万众瞩目,收到诸多好评,这无疑得益于整个更新改造对芜湖人情感与需求的精准把握。


首先,这条1999年开街的商业街经历过辉煌,承载过荣耀,即便沉寂多年,很多美好情感与记忆已深深烙印。改造的前提是理解与尊重,不是全盘否定,而是保留精华再提升。陪伴芜湖人26年的世纪花钟被保留了下来,还升级焕新,全新的花钟在丛丛花朵簇拥下精准报时,再次成为网红打卡地、朋友相约的集合地。


图片


面向镜湖的广场上,威武严肃的孙中山先生雕像屹立不动,见证了一段特殊的历史,自2007年落成至今,成为芜湖人接受爱国与历史教育的重要阵地。步行街两侧的众多老品牌,如老余昌眼镜店、世纪联华、傣妹、水月明、苏宁、国美等均保留下来。 


去年,步行街地下停车场,镜湖西侧一度被抽空,但停车场建成后,镜湖回归丝毫未受影响。这些让前来逛街的人产生了莫名的亲切与熟悉,面对新出现的景与物,不至于完全陌生,在熟悉中长出的惊喜,更令人接受。



而在有所保留的同时,如何大胆创新才能实现突破、打破固有印象?步行街升级改造引入“最芜湖 最上海”设计理念,充分融入镜湖美景,进行湖街一体的打造,实现“与湖共生”。同时,注重绿色建筑理念、长远规划、商业业态丰富和智能化升级。首期重点打造中山路步行街核心区、滨湖西岸景观带,通过植入多元化商业业态,优化特色街巷的街区氛围,将变身为24小时不间断的活力商业聚场。未来,改造方将进一步完善镜湖公园配套设施,新建具有现代风格的Z街区,为城市增添全新的休闲打卡地。 



城市更新,力求创新变化,亦保留原有特色;既有对过往的尊重、情感的回应,也有先破后立带来的蜕变,抛弃陈旧与刻板,拥抱现代与流行。近年来,芜湖城市更新案例层出不穷,从老旧小区改造、公园街角出新、桥下空间利用到老工业基地焕新新生,每一次都带来人民群众幸福感提升。走过百年的中山路、跨过世纪的步行街,有过辉煌,有过沉寂,如今再次令人瞩目,其成功更新的经验值得回味与思索。


记者:李贾 范泽峰 恽鹏飞 实习生 周格格
编辑:陈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