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江资讯

芜湖这里有个“屋顶花园”,非常有人气!

字体大小:

近日,在芜湖市镜湖区赭麓街道建杨社区赭山中路宜邻中心的屋顶花园,社区党员、居民代表与共建单位成员围坐一起,热烈讨论“八一”建军节联欢活动的细节

这是建杨社区和美议事苑”每月25日定期议事的生动场景。“和美议事苑”每一次热烈的讨论都为社区注入向上生长的力量,持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推动15分钟幸福生活圈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和美议事苑 多元阵地精准对接

建杨社区位于芜湖市的东北部,常住居民4521户,总人口8626人,是芜湖市首个集商业中心与服务中心于一体的城市宜邻中心落地社区。为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议事需求,社区党委创新构建“和美议事苑”阵地群,通过功能互补的多元载体,让议事协商既有“精准度”,又有“烟火气”。

图片

依托宜邻中心先天资源优势,“宜邻会客厅”成为商户们的“议事主阵地”,从商业环境优化到经营难题协调,畅通的沟通渠道让商户诉求有处说、有回应;在新都花园党员活动室,议事话题始终围绕居民日常生活,“接地气”的协商让民生小事有人管、能解决社区多功能室化身“桥梁纽带”,社区、商户、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在此汇聚,针对社区治理中的复杂问题共同商议、协同破题,让决策更贴合实际需求。

图片

新打造的屋顶花作为盘活闲置空间的典范,由社区党委创新采用“商居参与式共建”模式打造。它集居民议事、儿童游乐、植物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和美议事苑”体系中极具人气的亮点议事地


五步议事法 让民意落地生根

空间是载体,机制是核心。如何让居民声音真正成为治理效能建杨社区探索出“五步议事法”通过网格走访、线上平台、线下讨论的形式实现“居民说事”多渠道收集社区党委牵头对收集的问题分类建档,精准化“社区听事”组织社区党委、共建单位、居民代表、社会组织、相关利益方开展“五方议事”联席会议共商共议建立“合力办事”多方联动机制推动问题解决最终面向居民开展“居民评事”满意度测评检验办理成效

图片

这套如同社区治理“经络”的议事机制,在每月25日的“和美议事苑”定期运行,“说事”到“评事”的全流程设计,让民意渠道始终畅通,实现了“做事有章法、遇事有商量、难事能化解”的治理目标,为基层治理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议事苑里民生事 件件惠万家

“和美议事苑”议的是身边事,惠的是千万家。社区所在的赭山中路宜邻中心汇聚了为民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邻里文体站、乐龄生活馆、少儿阳光吧等丰富设施,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而议事苑的协商成果,正让这些硬件设施持续升级“软服务”。

图片

听到老年居民“中午想吃点面食”的心声,老年助餐食堂迅速增加了包子、馒头、面条等适老化餐品。“效率真高!”居民张阿姨满意地说。针对宜邻中心内通风不畅的问题,居民孔阿姨在议事苑提出意见后,社区立即启动“开窗行动”。

图片

翻开“和美议事苑”的“议事账本”,一件件民生实事清晰可见:“彩虹斑马线”从提议到建成仅用30天,彩色路面既守护了行人安全,又成为街角亮眼的风景线;闲置地块被盘活后,新增的300余个非机动车位,让小区乱停放难题迎刃而解;“阳光暑托班”火速开班,为双职工家庭解决了孩子暑期看管的“心头事”。

图片

“作为‘头雁工程’的重要抓手,我们要让‘和美议事苑’成为破解民生难题的‘金钥匙’。”建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董广萍表示社区在议事苑基础上,同步开展便民服务坊、全域友好节等活动,让15分钟综合生活圈从“纸上蓝图”变成“家门口的便利”。

图片

从单一议事点到覆盖商居、小区的多元阵地网络,建杨社区通过“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路径,不仅实现了硬设施与软环境的“双提升”,更成功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新生态。

记者:骆新星 范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