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这位脑瘫姑娘,下班后就摆摊!
“三元一杯,五块钱两杯!”夜幕降临,在芜湖青弋江大埂上,有一个不起眼的饮料小摊。乍一看这位摊主和别人没什么不同,不过仔细看她的手在拿取东西的时候有些不便。她叫鲁义萍,是一名脑瘫患者。她的饮料卖得很便宜,生意常常靠“缘分”,时好时坏,不过她总是露出甜甜的笑容,还会细心地给杯子贴上好看的贴纸。
8月26日晚上,大江资讯记者来到鲁义萍的摊子前,她的摊子虽小,但干净整洁,时不时有市民停下来买两杯酸梅汁解渴。只见鲁义萍打开冰块箱,取出一些冰块放进杯子里。由于手不方便,有时候想要接满饮料就很容易洒出来,于是鲁义萍常常请顾客自己动手去接满,她摆摊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再倒一点 ,倒满一点!”“不能让顾客吃亏。”鲁义萍说道。
一天打两份“工”踏实又充实
提起“脑瘫”,不少人很容易和智力联想到一起,实际上不少脑瘫患者的智力是正常的。脑瘫的全称是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会对肌肉控制和身体协调能力产生影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运动发育异常。
鲁义萍出生时因为母亲产程过长,在母亲肚子里待久了导致脑部缺氧,造成脑瘫。小时候家庭条件有限,没有及时干预治疗,手部有些不便。
初中毕业后,鲁义萍本想上个中专,但是上学需要住校,因为手不方便,父母没让她去上。“名都报好了,没有去。”提起这件事,鲁义萍语气还是有些许遗憾。
这之后,鲁义萍在儿童乐园、超市等都上过班,虽然工作内容都比较简单,但是她却干得很认真。“虽然家人都很爱我,但我也想要自食其力,让生活过得更好一点。”鲁义萍温柔又坚定地说。
早上7点到下午2点,一般是鲁义萍在肯德基上班的时间,在这里,她主要做服务员的工作。上班时间短,工资也不高。
鲁义萍不想做啃老族,于是便琢磨着发展副业挣些生活费,最简单也是最低成本的副业或许就是摆摊了。说干就干,卖花、卖酸梅汁、柠檬水……鲁义萍从今年7月底开始准备,8月6号正式摆摊,至今已有二十多天了,收入不稳定,利润基本上每天有几十元。
鲁义萍一开始摆摊卖花,后面考虑到天气炎热,花如果卖不出去也很难保鲜,便及时转换思路将卖花暂时调整为卖饮料。“晚上来青弋江边散步的人多,容易口渴,有补充水分的需求,就算卖不完我还可以自己喝掉,不浪费!”鲁义萍笑呵呵地说。
鲁义萍表示自己其实是个“i人”,社恐,性格内向。“好尴尬呀,一开始都没有生意,后来我想着既然摆摊了就要做好,还是要迈出这一步,便鼓足勇气开始叫卖。”
常怀感恩 对生活的热爱从未停止
鲁义萍在拎重物和拆一些东西、盖饮料盖子的时候常常需要协助,一个人没有办法支起摊子,所以一般闺蜜都会陪着她摆摊。两人是初中同学,认识已经有十几年了,闺蜜不仅陪着她摆摊,还帮她拍视频记录摆摊日常,发到鲁义萍的抖音账号上。
一般鲁义萍(左)摆摊时,闺蜜会来帮忙。“谢谢你,前一分钟还在内耗焦虑,看了你的视频突然发现没什么大不了的,勇敢向前吧。”在鲁义萍账号的评论区,有不少网友被她的乐观和自强感动,纷纷留言。还有不少网友发来鼓励关心的评论。
从闺蜜口中得知,这些年因为手不方便,鲁义萍肯定多多少少受到过一些不公和冷落。但是在和记者交谈的过程中,鲁义萍却一句都没有提过,而是表示有很多好心人帮助她照顾过她,她很感激。
“就在你们来之前没多久,就有两位顾客是刷到我的抖音特意来支持我的,很开心也很感动。”面对命运的不公,鲁义萍或许还是更愿意把注意力放在美好的事物上,消化掉生活中的不愉快,始终乐观向上。
鲁义萍1994年6月出生,今年正好三十岁,在三十岁生日到来的时候,她还特意去拍了写真,穿上学院风的衣服,她在视频中这样写道:没上过大学,大学生活一定很美好吧,今天来弥补这个遗憾。照片中的她笑靥如花,十分甜美。
(鲁义萍摆摊的大堤)
采访结束后,记者一行人先行离开。当天晚上十点,记者看见她在朋友圈分享:“从天亮忙到天黑,挣了五十大洋。”既是揶揄,也是自我鼓励,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记 者:曾旺萍 张瑾昕
▍实习生:吕安元 刘玉玲
▍编 辑:郭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