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江资讯

139名博士,用五天四夜感受芜湖!

字体大小:

为促进高质量就业、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5月20日,“慧聚长三角 共筑中国梦”青年学子交流营开营仪式在芜湖举行,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水平大学的139名博士生参加活动,并将通过5天的实践交流,增进对芜湖的了解与认识,感受芜湖对人才的欢迎与青睐。

实地走访,感受活力满满的芜湖

据了解,本次交流营共收到202名博士的报名申请,经综合研究后最终遴选了139名博士参营。这也是继去年5月份以后,开展的第二届青年学子交流营活动。

此次活动一直持续到5月23日,为期5天。

博士们将参访芜湖产业创新馆、中车浦镇、奇瑞汽车、长信科技等单位;

去到神山公园、芜湖古城进行文化体验;

参加“筑梦芜湖 勇攀高峰”全国百校博士登高活动;

深度走访芜湖航空产业园、鸠兹湾等;

参加芜湖市紫云英青年人才交流座谈会;

参加“赭津之约:百名博士师大行”高层次人才恳谈招聘会;

参加全国百校博士高质量就业促进沙龙;

参加欢乐芜湖·青悦荟 | 芜湖市青年文化艺术汇活动。

最后一天,博士们将参加总结分享会暨结营式,为这段五天四夜的美妙旅程划下圆满句号。

“作为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的经济产业发展一直在全省位居前列。据相关领导介绍说,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大项目看好芜湖、布局芜湖、投资芜湖这也给我们来芜湖就业提供了很大信心。

来自清华大学2022级机械工程系的博士陈志远告诉大江资讯记者,他是六安人,因为有亲戚居住在芜湖,已经不止一次来到这座城市,每次来都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陈志远坦言,自己对22日举行的“赭津之约:百名博士师大行”高层次人才恳谈招聘会很感兴趣。

明年毕业后,他还是希望回到安徽就业和发展;如果芜湖有合适的岗位,只要产业发展前景好,他都愿意进行尝试并为之努力。

陈志远同时与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的九名博士一起,获颁“青春芜湖宣传大使”证书。这张证书既是芜湖的“邀请函”,也是链接芜湖与青年才俊的“身份证”。

10名宣传大使将把交流营的所见、所闻、所感,传递给身边的同学和朋友,让更多的人在这片“有山有水有文化”的热土上共同谱写“大江大湖大梦想”的崭新篇章。

亲身感受,点赞诚意满满的芜湖

紫云英计划并不只是这几天的事,它其实是一个帮助大家认知芜湖、留在芜湖、爱上芜湖、成长在芜湖的长期养成计划。举例来说,先帮你买房,再给你每个月的生活补贴,单身的话帮你相亲联谊,有孩子的话解决入学入园问题,有个头疼脑热进医院还有绿色通道。用我妈的话说,“孩子,来到芜湖,你的日子算是过起来了。”

开营仪式上,来自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青年教师朱飞虎,作为去年参营且签约芜湖的博士研究生代表发言,与在场博士分享了自己留在芜湖的亲身感受。

朱飞虎的“点赞”,来源于芜湖对青年人才的高度重视。

芜湖市委副书记张东向在场博士介绍我们迭代升级“紫云英人才计划”,先后设立5亿元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5亿元“双创”孵化基金和3亿元科创投资基金;

我们对认定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最高给予2000万元入股扶持,对国内外拔尖人才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支持;

此外,还有购房补贴、租房补贴、面试补贴等政策,紫云英人才驿站、人才公寓等服务设施。

我们创新搭建惠企惠才政策网上超市和紫云英人才服务平台,实现各类人才政策“一站查”、各项人才补贴“一站领”、各种涉才服务“一站办”,推动政策兑现像“网购”一样方便;

我们拿出全市最好地段布局建设梦溪科创走廊、数字经济产业园、凤鸣研创中心等16个创新园区,努力为各类人才在芜创新创业营造更具黏性的生态。

除此以外,芜湖城市品质一流,能让青年人才在芜湖既成就精彩事业、也安心享受生活。“对我个人而言,真正让我想留在这里生活工作的核心原因是芜湖的宜居性。尤其是遍布芜湖各处的口袋公园和各种风格的城市书房,真的会让我感叹一句‘遥遥领先’。”

朱飞虎向在场博士分享了一个小秘密:经细致测评几乎每一个芜湖书房以后,他发现芜湖书房和其他城市的这种公益书房相比,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这里的书真的会定期更新。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这是真书房,而不是面子工程

陈轶敏/摄

朱飞虎向所有博士发出邀请“我诚邀大家来测评芜湖,测评我所说到的细节,我们‘对齐一下颗粒度’。”

人才层次决定产业高度,人才质量决定发展水平。

当前,芜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求人才、更有条件成就人才、也更能吸引人才。

愿通过青年学子交流营等活动,让更多高层次人才选择芜湖、扎根芜湖、创业芜湖、奋斗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