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江资讯

芜湖早晨这一幕,太暖心!

字体大小:

一蔬一饭,关乎民生。熙攘的农贸市场,处处透着烟火气。不少菜农把自家种的各类蔬果拿到自产自销区,不再风吹日晒也更安稳踏实,买菜的也乐意购买农家“本菜”。


像这样的“自贸区”,在芜湖越来越多的农贸市场都出现了。小小的区域,体现大大的民生关怀。


2月24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弋江区三潭农贸市场,市场内人声鼎沸,买菜的人进进出出,二楼蔬菜交易区独立开辟出了两处“自贸区”,黄色的字牌很醒目,摊位上依次摆放着青菜、菠菜、大蒜、胡萝卜、荸荠、河蚌、螺蛳等时令蔬果和水产品。


“这些菜都是我自家的,都是时令菜,荸荠也是自家种的,螺蛳、河蚌是我老公从家里水塘里摸的。”菜农叶良霞边招呼顾客边对记者介绍。前来买菜的人不少,很多人都是老顾客了。“老叶,这个大蒜多少钱一斤?”“现在‘水菜’都有啦,给我来一点。”叶良霞热情地笑着,忙活着。


趁着休息时,她告诉记者,早上3点半,她就从三山中沟的家里出发,骑着三轮车载着菜到市场,在这里卖菜已经好几年了。但像现在这样正儿八经地有个固定摊位,和周围蔬菜摊一样享受亮堂的灯光、周到的服务,这还是第一次。

“我以前都是在外面的楼梯上卖菜,有时候也进来在地上摆摊。不说刮风下雨风吹日晒了,就是心里也不踏实。现在市场专门弄了个地方给我摆,当然很好啊,付一点服务费也是应该的。”叶良霞说。因为自己卖的都是自家蔬果,所以量不多,品种也有限,自家吃不完,卖些钱补贴家用挺好的。不仅自己家的,村里农户吃不完的菜也都交给她一并带来市场出售。


在市场另一侧的自贸区,生意也非常火爆,见记者来拍,摊主赶紧拿起篮子里的菜薹、胡萝卜、韭菜说:“都是我们自己家的,别看个头小,味道很好的,很多人专门找我们的摊位买。”据摊主们介绍,他们之前都是在外面拎着篮子卖菜,地点不固定,没有觉得自己是市场的一员。现在进来了,“台面和别人的一样,感觉心里更踏实了。”

市场管理方表示,三潭菜市场年后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改造设计时就考虑留出一部分空间给自产自销区,一天收少量保洁费,不出摊不用交费很灵活,不像固定摊位都是包月交费。

据弋江区商务局相关人员介绍,目前芜湖市新改造的菜市场基本都设置了自产自销区,市场但凡有空间有条件都会开辟这样的区域出来,此举不仅受到菜农的欢迎,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商务部出台的《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中,也明确表示“市场内根据需要设置农民自产自销交易区”。

小小的一方区域既丰富了市场菜品、增添了市场活力,也充满了民生关怀 。



记者:李贾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