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江资讯

镜湖区: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医疗防治体系建设

字体大小:
为不折不扣落实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十条措施,更高效利用防控资源,加快筑牢免疫屏障,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2月9日,记者聚焦中心城区疫情防控救治、就诊、组织、服务、引导能力等方面,专访了镜湖区卫健委主任张冰


记者:当前,镜湖区发热门诊(诊室)、方舱(亚定点医院),药品、抗原等相关资源准备情况如何?


张冰:镜湖区有区属二级综合医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卫生服务站26家,村卫生室12家;已设置1个发热门诊、46个发热诊室(目前1个发热门诊和16个发热诊室开放服务,另30家计划12月中旬全部投入使用),建成标准化健康驿站1处,具备1000张观察床位能力。

目前,区本级库存已储备30天用量的防疫物资,正加紧采购抗原、N95口罩、消毒灭菌产品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协调药材供应商为零售药店加大新冠治疗常用药品备货。各医疗机构尤其是发热门诊、发热诊室全部加大必须药品订单,确保治疗用药。

记者:镜湖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是否完成,如何分类管理?


张冰:我们快速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卫健、民政、残联、医保和各街道联动,分级分类建立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同时,按健康状况分成绿、黄、红三级管理,按类型分老年人、孕妇、婴幼儿、残疾人等群体管理。截至12月9日,已建重点人健康档案5.6万人,其中,红色管理对象5908人。

记者:请介绍一下全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


张冰:目前全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全部设置新冠疫苗专门接种点,形成15分钟接种服务圈;抽调急诊急救医生、配足应急处置药品器械、增加救护车待命,将老年人接种安全放在第一位;发布《镜湖区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七问七答》释疑解惑,化解认识误区、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同时,对本区60岁以上老年人逐人梳理,一对一开展风险评估,确有接种禁忌的,指导做好个人防护和自我健康监测。对于应接未接的老年人加大动员,开设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接种、流动接种、晚午间接种、预约接种等服务。

截至12月9日,镜湖区60岁以上老年人累计完成新冠疫苗接种223661剂次,其中,第一针83805剂次,第二针79736剂次,第三针共接种60120剂次。“新十条”颁布后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838剂次,其中第一针286剂次。

记者: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基本医疗服务保障能力?


张冰:我们进一步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救治能力,打通城市医联体内双向转诊通道。在保障疫苗接种、防疫应急的同时,加强基层医疗救治力量,对发热诊室医护人员开展培训907人次,抽调院感院控专家指导发热诊室建设和接诊。

建立医务人员、公安、商超、保供等保障人员“白名单”,目前已纳入“白名单“管理的医务人员约1300人。镜湖区医院血透中心开设特别病区为发热病人和阳性感染者服务,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

记者:在做好政策解读、回应群众关切上,镜湖区做了哪些工作?


张冰: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区防疫办热线电话(0553-3122059)24小时接听群众咨询。我们专门抽调业务能力过硬工作人员值班值守,确保迅速精准地解答疑问。为更高效解决具体问题,区教育局、住交局、文旅局、市监局等重点单位和街道、社区均开通咨询服务热线,第一时间处置企业和群众涉疫诉求。

此外,我们还整理汇编新冠病毒防疫指导手册,包含《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专家指引》、《个人防疫手册(第二版)》、新冠常备药品清单、用药指导等,通过“健康镜湖”公众号发布防疫知识、新十条解读等内容,拍摄“新冠抗原自测教学视频”,有序引导群众理性看待新冠疫情,树立第一健康责任人观念,强化个人自我健康管理。

记者:王世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