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江资讯

芜湖城市地名,你最爱哪一个?

字体大小:

一座城市的地名里,蕴藏着一座城市的变迁与历史。它既是芜湖人文资源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变迁发展的缩影与见证。芜湖的地名故事里,都讲述着哪些故事?大江资讯记者联系到芜湖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在地名里访寻芜湖的“前世今生”。

图片

地名里的“前世今生”


芜湖的地名里,既有朗朗上口的老地名,也有颇为新鲜的地名,其背后是承袭的历史与文化。区划地名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芜湖拥有丰富的地名文化。芜湖的路名产生于城市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城市建设的各个阶段。很多老地名对弘扬芜湖历史文化、方便群众生活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随着芜湖城市建设加快发展,新建道路、小区、各类建筑物等新地名大量产生。


图片

芜湖市的地名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一直在不断推进,2000年全市地名规范化管理确定了主要道路命名“东西为山、南北为水”的基本规律。


体现“东西为山”的有:
天门山路、赤铸山路、赭山路、黄山路、马仁山路、红花山路、乌霞山路、大工山路、峨山路、珩琅山路等。
体现“南北为水”的有:
长江路、银湖路、九华路、弋江路、凤鸣湖路、鸠江路、中江大道、梦溪路等。

2009年,市民政局、市地名办编制了《芜湖市市区道路规划命名方案》,对城市主干路网新建和规划道路提出预命名方案,命(更)名道路90条,调整起讫点23条。市政府研究批准了芜湖市市区道路规划命名方案。


规划命名方案在保持芜湖城市道路名称“横山纵水”总体规律的基础上,围绕长江文化、徽商文化和芜湖特色文化三条主线,进行路名规划布局。


图片

在具体的规划思路上,秉承了“与城市规划相协调”“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体现城市组团特色和芜湖区域文化”“原有路名基本保持稳定”“继承与创新并举”等几大原则。


部分老地名予以保留


金马门、卜家店、冰冻街、儒林街、大砻坊……在很多老芜湖人的生活里,城市的地图里和他们的城市记忆里,总能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地名。


图片

地名,不但承载了一个城市厚重的发展历史,也孕育了一个地区(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包含着本地区的人物风情、民俗掌故、世事变迁,甚至是跌宕起伏的重大事件,是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如芜湖的赤铸山因“赤铸青锋”而闻名遐迩,它承载着干将、莫邪铸剑赤铸山的传说,开启了芜湖铁艺文化的先河。而诸如一人巷、二多桥、三圣坊、四褐山、五里汀、六郎桥、七更点、八角亭、九莲塘、十字街、十三道门、万字里、半亩园、双桐巷、柳春园、西瓜墩、杏花村等地名无不饱含着历史文化的韵味,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图片

对此,在芜湖市区道路规划命名方案中,也体现了“原有路名基本保持稳定”的原则。对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老路名予以保留。老路名尊重历史和群众习惯,尽量保持稳定,一般不作更改。保留广大市民耳熟能详的老地名。


立足城市规划命名新地名

根据芜湖城市性质的定位,立足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路名布局和命名采词上,体现城市规划精神和要求,反映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突出展现主干路网架。同时以“五大组团”规划布局结构为宏观框架,根据分区功能特征,对各组团提出路名布局引导。


图片

选取适宜的新建或规划道路,采用芜湖的自然山水、典故传说、古迹遗址等多样化的系列名称,反映芜湖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彰显城市特色。如,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道路,以全国名山大川命名,体现开放包容的境界。城中、城东、城南、三山组团主要以体现芜湖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的灵山秀水、典故传说、景观胜迹等命名。


在规划命名方案中,各类道路命名结合城市定位,突出板块特征,以多元化、个性化的采词营造浓郁的具有芜湖特色的地名文化氛围。道路规划命名力求独树一帜,更具文化品位和区域特色。




具有芜湖特色的地名文化




01

展现名山大川大气磅礴的“五岳”和“五大湖”系列



02

以“太平湖路”完善安徽“两山一湖”系列


03

展现“江城灵秀山水”系列——

龙湖路、奎湖路、漳河路、三华山路、白马山路、乌霞山路等。



04

展现芜湖丰厚文化底蕴的——

万春路、中江路、鸠江路等。



05

取意芜湖古八景和新十景的——

吴波路、观澜路、马仁山路、荆山路等。



06

体现芜湖徽商文化传统的——

铁艺路、砻坊路、徽州路等。



07

彰显芜湖码头文化和景观遗迹的——

海关路、寺码头路、太古路等。



08

反映典故传说和历史名人——

梦溪路、欧阳湖路、云路、天池路等。



09

反映红色文化的——

官陡门路、夏家湖路等。



10

反映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

国泰路、民安路、政通路、仁和路、河清路、海晏路等。

“继承与创新”激活老地名


在地名的命名中,也有“继承与创新”的并举。


图片

“在适宜区域适当‘激活’已经消失的老地名。路名取名时,承袭以往合理的命名方法,选择含有本市地理形态、社会特征和文化含量的词语作路名,以体现路名的连贯性、延续性、传承性。在以往成功命名经验的基础上,开拓新思路,使新生路名品位高雅、特色鲜明、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更加富有时代气息,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使之保持可持续性,实现新老路名的和谐统一。” 


区划地名科的工作人员以“政务文化中心区”为例,向大江资讯记者介绍了这一区块道路命名的规律。

以“政务文化中心区”南北向道路举例
天之瑞风系列与地之丽水系列的组合,分别命名为:

云从路、天池路、清风路、时雨路、河清路、海晏路、安澜路。以上纵向7条道路,分属历史文化(云从、天池)、为政之道(清风、时雨)、政务追求(河清、海晏、安澜)三组,而又都以自然词汇表达,切合区域功能定位与横山纵水格局。

以“政务文化中心区”东西向道路举例
“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与政务文化系列组合,分别命名为:

涌金路、积玉路、瑞祥路、政通路、仁和路、国泰路、民安路。以上横向7条道路,分属经济、文化财富(涌金、积玉)、吉祥愿望(瑞祥)、政治理念(政通、仁和、国泰、民安)三组,又都以人文词汇命名,字面意思通俗易懂,方便指位,从而区别于纵向7条道路的以自然词汇命名、字面意思比较雅致隐约。也可以起到纵横区别的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地名已成为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内外交往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资源和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在丰富城市内涵,展示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对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品牌和形象。

记者:李婷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