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融合绘就幸福河湖新画卷
近年来,繁昌区深入实施一河一策、靶向施策,在大力建设“幸福河湖”中既重“治”、又重“制”、更重“智”的常态化治理中稳步前行,有效推进了全昌区“幸福河湖”水环境绿色发展。
河湖治理关乎民生福祉,关系着防护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繁昌区在“治”“制”“智”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河湖治理从短期攻坚向长效管护转变,从单一治理向系统修复升级,精心描绘的“水清、岸绿、景美”幸福河湖画卷正徐徐展开。
重“治”为先,夯实河湖生态根基。治理河湖,首先要解决突出问题。繁昌区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河流的特点和症结,制定个性化治理方案。无论是清淤疏浚、截污纳管,还是生态修复、岸线整治,每一项措施都精准发力,确保治理成效看得见、摸得着。这种靶向施策的方式,避免了“一刀切”的粗放治理,让每一条河流都能焕发新生。
重“制”为要,构建长效管护机制。河湖治理难在长效,贵在坚持。繁昌区深谙此理,在大力整治的同时,着力完善制度体系,确保治理成果不反弹、可持续。通过建立河长制、湖长制,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引入考核激励机制,将河湖治理成效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倒逼责任落实。
重“智”为翼,赋能河湖精细管理。科技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强大引擎。繁昌区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河湖治理插上“智慧翅膀”。通过搭建智慧水利平台,整合水质监测、视频监控、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对河湖状况的实时掌控。一旦发现异常,系统可快速预警,助力相关部门精准施策。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治理成本。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基。河湖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坚持综合治理、长效管护、科技赋能,才能让河湖永葆生机,让百姓长久受益。繁昌区本着治是基础、制是保障、智是提升的原则,坚持“治”“制”“智”三管齐下,以水为墨,绘就了一幅生态与民生双赢的幸福画卷。(刘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