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丽村庄成为永远的幸福家园
字体大小:
据报道,“十四五”期间我市扎实推进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共建成美丽宜居村庄2318个,涵盖基础型、提升型、精品型等。应该说,这一数据背后不仅仅是村容村貌的改善,更是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全方位提升。
曾几何时,农村的印象往往与“脏乱差”紧密相连,泥泞不堪的土路、随意堆放的杂物、简陋落后的设施……而今,随着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推进,一幅幅田园诗意的画卷逐渐展开:硬化路面直通家家户户,垃圾分类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水电供应稳定充足,通信网络全面覆盖,绿化美化让乡村处处皆风景。这些变化直接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感显著增强。
变化令人欣喜,但如何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成果、通过长效管护让这份美丽持久绽放,则更加考验治理智慧。要出台具体的管理办法,明确村集体、村民以及第三方企业的职责分工,划清责任边界。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文创手工艺等绿色产业,把“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建议引入市场机制,将垃圾清运、绿化养护等工作外包给专业公司,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要注意发动群众,可通过开展“最美庭院评比”、实行“环保积分兑换”等方式,调动村民积极性,共同守护好美丽家园。
吴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