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回忆里 有个章节叫“芜湖”
双节同庆,一连八天的“小长假”已经画上句号。无数人带着对假期的美好记忆回归日常生活,而这份记忆中有一个美丽章节,名叫“芜湖”。
今年“十一”期间,芜湖精心准备,捧出一道道文旅“大餐”,引得游人如织、商机涌动,文旅融合、“首发经济”、夜经济、新消费亮点频出,构成了城市发展潜力与商业活力的全新注脚。
“古今同框”丰富文旅融合场景
当憨态可掬的橘猫玩偶出现在长虹门上,芜湖古城“上新”了。同时“上新”开放参观的还有芜湖衙署、小天朝、文庙三处历史建筑。假日期间,芜湖古城里精彩短剧、舞蹈演出、文创市集等轮番上演,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还能欣赏演出、淘购好物。相关部门预计,国庆假期芜湖古城游客接待量将超70万人次、场内商户销售额超1400万元。
在无为博物馆广场,名为“千载风华·古韵无为”的沉浸式时空音乐秀隆重上演。演出通过将古筝、编钟等传统乐器与西洋管弦乐器中西合璧,并配以全息投影、动态水墨等现代光影科技,实现了“博物馆+演艺+非遗+消费场景”的多元融合,线上和线下共吸引十多万人关注。
以诗为媒,以山为景,芜湖经开区在天门山景区举办“诗韵天门山·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通过飞花令大赛、汉服游园会、书画写生、文创互动等形式,让游客邂逅李白笔下的《望天门山》,累计吸引数万名游客假期来此“打卡”。
城市更新激发“夜经济”活力
要说今年国庆假期芜湖百姓的热议话题,中山路步行街焕新开放肯定算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改建的中山路步行街,紧扣“最芜湖、最上海”定位,以“街区+盒子+公园”商业新形态为核心,实现了“湖街一体”的场景革新,让人眼前一亮。镜湖水面上的巨型月亮模型与繁华街景交相辉映,带来了沉浸式的夜间体验,国庆期间预计带来累计客流超百万人次。
在繁昌,年初刚刚开园的“繁昌·北站1969文化街区”让废弃的老车站华丽变身为潮玩地标,国庆期间红歌快闪、电音派对、冰雪奇缘、街头篮球等节目轮番上演,引爆夜间文旅新活力。湾沚区以天空做幕,南湖为舞台,联动梦幻灯光秀、铁花非遗表演、大学生乐队音乐会等夜场活动,升级田园夜市业态,引爆全民狂欢,假期累计接待游客28万人次。
作为芜湖文旅重要名片的方特乐园、松鼠小镇、鸠兹古镇、大浦乡村世界等景区,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节日期间纷纷推出非遗技艺展演、民族风情展示、菊花文化节、烟花秀等精彩节目,吸引游客流连忘返。
多元业态助推假日消费
“苏超”火爆,“湘超”热辣,群众体育正成为带动旅游经济的“时尚”元素。芜湖也紧跟潮流,在国庆期间成功举办吴钩足球赛总决赛,吸引全国80支顶尖业余球队参赛。借赛事影响,芜湖推出奥体芒果夜市、吴钩足球嘉年华消费券以及体育国庆专属折扣,实现商文旅体多业态联动,“观赛、品美食、享优惠”一站式体验,拉动消费预计超2000万元。
此外,还有“超级碗”美食争霸赛带来的美食经济,群星演唱会带来的演艺经济,南陵县霭里等地推出的“庆丰收”乡村生活体验经济等等,多彩的芜湖正以全新姿态欢迎四海宾朋,来这里感知美好,体验温情,享受生活,放松心灵。
“有山有水有文化,大江大湖大梦想”。长江明珠芜湖,本就是一座底蕴深厚,文脉绵长,风光灵秀的城市。近些年,随着城市更新、生态环保、人民城市建设、文化传承保护等系列工作的扎实推进,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这座城市绿起来、美起来、亮起来,更具质感、宜居宜业。公园密布,单轨绕城,推窗见绿,美食留香,这样的芜湖,怎不让人心生向往,心怀留恋。
芜湖日报记者 吕成 实习生 王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