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全国科普月”活动精彩纷呈  全域联动点燃科学热情

字体大小:

今年9月是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9月5日,2025年全国科普月芜湖市主场活动在松鼠小镇精彩启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不仅点燃了市民对科技和科普的热情,也全面营造了“科普+”的浓厚氛围。

作为创新要素活跃、科教资源丰富的创新之城,芜湖市紧扣主题,通过市、区、学会联动,目前已推出600余场科普活动,内容丰富,覆盖全域,打造了一场由芜湖市科学技术协会牵头,联合各级政府、高校、企业、科普场馆等多方资源,聚焦产业发展、民生需求与科学教育实践的“科普盛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让科学精神融入市民生活。

在芜湖市主场活动的现场,航天科普表演秀通过火箭小车灭火实验、液氮超导等互动项目,生动展示航天科技原理;特斯拉闪电秀将高电压现象以艺术化形式呈现,非遗“华佗五禽戏”精彩展演,诠释科技与人文的融合;科普脱口秀则以轻松幽默的语言,让科学知识“接地气”、易理解。此外,“科普市集”设立AI互动、智能诊断、3D打印等体验区,吸引众多市民参与。现场还发布了7条科普研学线路,整合科技馆、高校实验室等资源,构建“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科普生态。

据统计,当晚的活动线下参与超5000人,线上观看量达300万人次,有效点燃了市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为全市科普月活动打响头炮。

全国科普月活动期间,芜湖创新推出了“1个市级主场活动+8个县市区级主场活动+N个系列联合行动”的呈现形式。在主场活动以外,芜湖各县市区基层科协结合区域特色和群众需求,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科普活动,形成“一区一品、各有侧重”的生动局面。

除主场活动外,镜湖区联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启动医疗科普惠民行动,帮助指导学生学习情绪管理和科学调适心理。开展“科普进宜邻中心”活动,通过3D打印定制老花镜、无人机巡查演示等,让居民近距离感受科技改善生活的实际应用。鸠江区在主场活动中设置科技商业协同展区,推出科学实验秀、航模表演等,吸引了3000余名群众参与。该区还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液氮实验、机器人互动等活动,让科技资源惠及更多孩子。湾沚区组织中小学生参观低空经济发展大会,近距离接触“战鸿”救援无人机等本土科技成果,拓宽青少年的科技视野。无为市邀请安徽工程大学教授走进无为一中,开展人工智能主题报告,引导学生思考AI时代的机遇与责任。南陵县举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推动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并举办多场科普研学活动,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

以全国科普月为契机,各县市区基层科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健康、安全、科技体验等民生关切,推动科普资源下沉,开展一系列实用型、服务型科普活动,有效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普服务“送上门”、科学知识“进万家”。

护理学会连续开展多场健康科普活动,走进新华联文旅企业培训心肺复苏、AED使用等急救技能。组织医疗专家到康达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义诊,发放健康手册200余份。园林协会以“绿色生活”为主题,深入香苑社区举办家庭养花知识讲座,推动绿色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各学会紧扣民生需求,发挥专业特长,以“小而精、重实效”的方式,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公众可感知、可运用的生活技能,增强了科普服务的针对性和获得感。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科普月”是深入推进科普事业的全新载体,我市将以此为契机,推动科普工作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深度融合,进一步营造“人人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为城市创新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持续注入强劲新动能。

芜湖日报记者 王磊

图片由芜湖市科学技术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