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芜湖2人入选首批大国工匠人才

字体大小:

9月23日,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开幕,大会期间发布了首批200位大国工匠人才。记者从市总工会获悉,我市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王学勇、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李公文荣列其中。

王学勇曾获全国装调工大赛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职工、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江淮杰出工匠、安徽工匠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多年来,王学勇带领团队投身于智能汽车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攻关,攻克智能驾驶标定等技术难题,推动智能化汽车技术突破。他参与了10多款车型新品试制,申报国家专利14项,为公司节约制造成本530万余元。同时,他参与梳理21项运行模块管控方案,累计提出并整改问题200余项,为公司节约制造成本约230万元。

李公文曾获安徽工匠、安徽省技术能手、安徽省产业教授、中国数字工匠年度人物等称号,主要从事机器人集成应用、数字孪生以及工业大数据应用研究工作。李公文主持安徽省首版次软件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各1项,承担省市科技项目5项及产学研合作20余项,发表论文10篇,授权发明专利19件,主编教材2部,制定企业标准1项。2023年,李公文在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工业大数据算法技术技能大赛中获得职工组一等奖,同年又在国赛中荣获职工组一等奖。

据悉,大国工匠人才计划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实施,旨在选拔培育在引领力、成就力、创新力、专注力、传承力上表现卓越的工匠领军人才,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首批大国工匠人才,安徽省7人入选,我市有2人,充分彰显芜湖在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市总工会聚焦芜湖发展新质生产力“新”战场,开辟“新”赛道,围绕产业需求构建起“1+6+X”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架构,即每年以奇瑞全球制造技能大赛为主赛,开展6场次以上长三角系列技能竞赛,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开展5000余场次劳动和技能竞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助力。并立足育才、锻才、成才,构建“1+9+N”(1个首位产业、9大新兴产业、N个特色工匠学院)工匠学院体系,各级工匠学院已培训职工3万余人,帮助6000余名职工提升技能等级。截至目前,已培育大国工匠2人、长三角大工匠4人、安徽工匠年度人物6人、安徽工匠24人、芜湖工匠培育对象100人、芜湖工匠年度人物50人、芜湖大工匠10人、劳模创新工作室110个。

大江晚报记者 芮娟 实习生 金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