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主任”让困境儿童“在家门口被关爱”
在鸠江区的各个社区(村),有一群默默付出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儿童主任”。他们的出现,正悄然改变着许多困境儿童的成长轨迹,也让“在家门口被关爱”成为孩子们可触可感的现实。
今年以来,鸠江区民政局持续推动基层儿童福利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联合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组织开展了多场覆盖全区镇街的“儿童主任”及儿童督导员专项培训。9月17日,随着最后一场培训在官陡街道顺利完成,鸠江区为期近两个月的“儿童主任”系列培训圆满落下帷幕。培训对象包括社区“儿童主任”和镇街儿童督导员,累计开展8场培训。在系列培训中,来自专业领域的授课教师围绕“儿童主任”职责认知、儿童福利政策解析、儿童心理关爱技巧、未成年人保护项目运作等重点内容展开讲解,帮助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责、掌握科学方法、增强服务信心。
罗剑是四褐山街道四山社区的一名“儿童主任”。平日里,他除了承担民政条线的工作,更肩负着摸排、帮扶困难群体的重要职责。在他日常走访的对象中,困境儿童始终是心头最深的牵挂。每月定期上门探访,已成为他和孩子们之间不变的约定。通过一次次面对面交流,罗剑不仅及时掌握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更给予他们迫切需要的心理支持和情感陪伴。
在一次走访中,罗剑接触到小女孩小林(化名)。她属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由年迈的祖母承担监护责任,家庭关爱相对缺失。小林在成长中面临心理与情感上的多重挑战。罗剑不仅鼓励祖母多陪伴孩子、加强沟通,还主动邀请小林参加社区活动和暑期“皖美护童 点亮未来”夏令营,帮助她融入集体、建立自信。
罗剑每次走访都会详细记录儿童在防溺水、防侵害、政策知晓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到“一户一清、一事一记”。他说,刚开始担任“儿童主任”时并不清楚具体该怎么做,正是通过系统培训,才逐渐掌握了如何有效开展工作。如今,他已成了许多孩子和家庭信赖的“亲人”。
像罗剑这样的“儿童主任”,在鸠江区共有111名,他们分布在各个社区(村),成为基层儿童关爱服务的中坚力量。此外,各镇街还配有9名儿童督导员,负责统筹协调、业务指导和监督落实,共同构建起一张坚实的未成年人保护网。他们扎根基层,凭借专业和热忱,成为联结政府关爱与孩子需求的桥梁。一次次上门家访、一场场政策宣讲、一回回暖心陪伴……他们用实际行动把防溺水、防侵害、安全教育、心理辅导等关键服务送到孩子“家门口”,也用细致入微的关怀,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依赖。
据介绍,为进一步巩固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鸠江区还积极引入专业社会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专业机构协同等方式,持续开展留守、流动和困境儿童关爱督导项目,内容包括重点儿童入户走访、防溺水宣传教育、心理健康评估与疏导、未保站运行督导等,旨在构建更完善、更精准、更温暖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
大江晚报记者 奚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