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智造跃迁:数字化转型激活产业新动能

字体大小:

在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白马山水泥厂的中控室内,电脑上密密麻麻的绿色圆点代表着不同设备的运转情况,全局寻优大模型如同驾轻就熟的“老师傅”,随时提供智能生产决策……

“我们每5分钟优化一次决策方案,全局寻优大模型助力我们实现标准煤耗在一级能效基础上再下降1%的目标。”公司技术负责人表示,仅这一项数字化应用,白马山水泥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余吨,年降低成本超过200万元。

这是海螺水泥全球首个AI+水泥建材大模型在烧成领域的一个应用场景,海螺近十年锲而不舍转型智能制造,正是芜湖向“智造名城”华丽转身的生动写照。

2025年5月,《芜湖市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印发,再一次为全市制造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按下了加速键。

引领转型,行动方案绘就新蓝图

《行动方案》不仅全面贯彻国家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更紧密结合了芜湖深厚的产业基础和企业转型的现实需求。根据方案,到2027年,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以上。构建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丰富数字化服务资源,基本形成数字化转型生态。

转型非一时之功,需要肥沃的生态土壤。为此,《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培育数字化转型创新生态,构建具有芜湖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区域性、行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规模化应用。根据《行动方案》,我市将每年培育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以上,打造芜湖市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大力培育专业服务机构,打造数字化解决方案150个,优选数字化转型典型产品及方案20个,为中小企业开展转型提供优秀样板。

针对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需求,《行动方案》提出采取“点线面”立体化推进策略,通过“点”上标杆示范打造、“线”上龙头企业带动链式改造、“面”上园区整体转型,立体式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点线面”立体化创新策略,在芜湖首位产业的创新崛起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被誉为“超级工厂”的奇瑞智造一工厂,焊装车间自动化率高达97%,660余台智能机器人协同作业,AGV物流车智能穿梭,单日可完成1200台整车生产,通过数字化工艺规划与智能物流深度融合,实现全流程数据贯通,成为国内汽车工业智能转型的典范。在奇瑞汽车的带动下,芜湖汽车产业链以数字化的纽带联动起来,行业数字化率不断提升,进而带动工业园区集群式改造,共同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样本。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坚实的底座支撑。《行动方案》提出,持续推进5G网络的深度覆盖和融合应用,引导算力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基础产业,不断夯实技术和产业根基。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认定市级智能工厂65家、数字化车间178个,省级智能工厂22家、数字化车间111个,并成功创建9座国家级5G工厂,这些深厚的家底都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市制造业加速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企业探路,主动转型迈向产业高端

有了政策引领方向还远远不够。一场由内而外的数字化转型浪潮正在芜湖企业中火热上演,转型活力在芜湖众多企业的车间里、生产线上澎湃不息,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在中联农机结构件车间,从切割、冲压到焊接,主要工序已基本实现智能化。“通过数字化改造升级,对角线尺寸偏差可以控制在一毫米以内。焊出来的产品质量可靠,一致性非常高。”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工序误差的最小化,使得结构件生产的一次性合格率从86%跃升至98%。这为总装环节提速提供了坚实基础。如今,企业每15分钟就能下线一台小麦收割机,生产节拍缩短近半。产能与质量的双重飞跃,为企业高端农机装备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全国压铸行业50强的舜富精密压铸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设数字工厂,实现了人、设备、信息的高效连接与协同。企业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整合了内部资源,更实现了与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协同,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舜富精密以年产3万吨铝合金压铸件的强大能力,跃升成为芜湖新兴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从汽车制造的母体中孵化而出的芜湖机器人产业,始终以智能化技术赋能为发展导向。2024年,龙头企业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并谋划在芜投资建设机器人超级工厂暨全球总部项目,打造世界领先的数字化生产基地。从2013年产值不足4亿元、仅有四五家企业起步,芜湖国家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已形成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人工智能及特种装备的全产业链条。除了拔节生长的机器人产业,展翅高飞的通用航空产业,更是借力数字化推动芜湖低空经济起飞,形成了“大飞机看上海,小飞机看芜湖”的产业势能。

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2024年,芜湖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此次出台的《行动方案》,不仅为未来三年的转型设定了量化目标,更指明了持续攀登产业高端的方向。从海螺水泥的“工业大脑”到埃夫特的“超级工厂”,从《行动方案》的整体布局到工厂里的每一个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正在深入到操作间、实验室和生产线,政企双向发力,引领芜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迈向新蓝海,奋力书写从“制造”迈向“智造”的新篇章。

芜湖日报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