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小龙虾 正是肥美时
繁昌区平铺镇新塘村小龙虾收获 肖本祥 摄
捕捞小龙虾 肖本祥 摄
6月14日清晨5点,位于繁昌区平铺镇的芜湖盛典休闲生态园有限公司稻田综合种养的虾田里,虾农们已经开始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一网网的小龙虾被打捞上来,虾农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5-6月正是当地小龙虾收获季,面积5000多亩的基地,每天小龙虾产量可达1万斤到3万斤不等。
每天打捞上来的小龙虾被集中运往离虾田不远的分拣中心。14日上午,在这座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分拣中心内,记者看到,刚被打捞上来的小龙虾正在按照大小规格被精细化分拣。公司负责人李典中告诉记者:“小龙虾大小分拣可以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自动筛选,也可以人工筛检,按照客户需求还可以进行自动微波清洗,直接用作净菜。”记者注意到,在人工筛检生产线,每位工人面前都摆放着一只台秤,用来精确称重。“机器分拣没有人工分拣精准,针对要求比较高的客户,我们直接上人工,每只小龙虾都必须过秤,不允许肉眼估算重量。我们的‘冠军’虾重量,公的能达到2.1两,母的能达到1.95两,当然,这些都是少数,一般市场上主打供应的在0.4-1.5两。”据悉,分拣后的小龙虾将分三个渠道从繁昌往外发货:第一个是打包发到西安、青岛、温州等相对较远城市;第二个是用塑料筐包装发往武汉、常州、南京和芜湖本地的各大市场;第三个则发往加工厂后续加工成虾尾、虾球等小龙虾产品。
“我们的育苗塘口和成虾塘口是分开的,养殖模式功能清晰,去年被评为省级小龙虾良种场,和上海海洋大学长期保持校企合作,联合开展克氏原螯虾新品系选育。我们产出的小龙虾规格大、品相好,深受市场欢迎。”负责人李典中说。据悉,李典中去年拿到了“高级水产师”的职称,成为安徽省首批乡村振兴高级人才。
近年来,小龙虾产业迅速增长,消费市场异常火爆,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备菜。记者从芜湖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新兴的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成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之一,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实施农业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2024年我市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已超36万亩,预计小龙虾产量达4万吨,一产产值8亿元。6月21日,芜湖市将启动第二届小龙虾美食节,打造龙虾饮食名片,树立芜湖龙虾品牌。
大江晚报记者 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