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民意 这片地不再“大材小用”
字体大小:
新闻回顾:今年3月下旬,有市民通过媒体热线反映称,黄山西路上有一片老小区拆除后地块被用作非机动车停车场,主要原因是附近菜市场买菜市民来往机动车较多,需要一个比较妥善的停放场地。不过由于该地块面积不小,只停放电动车有些“大材小用”,周边老旧小区多有机动车停车难的问题,不少居民也希望这一地块能改为机动车停车场,发挥更大作用。(详见《大江晚报》3月28日热线版)
后续报道:7月25日,记者得到消息,黄山西路上用于非机动车停放的一暂时闲置地块终于改为机动车停车场,居民停车难得以改善。
记者赶到该地块后发现,外墙上已改成“机动车临时停车点”。此外,外墙上还张贴了信息公告,上面有停车收费标准以及管理规定、客服电话、投诉电话、管理公司等信息。该公告还告知了该临时机动车停车场为镜湖区黄山西路皖江停车场。办月卡收费为180元,比有些小区还低,不超过半小时免费。外墙上还张贴了月卡申请和月卡续费二维码及流程。停车场出入口已装好自动抬杆,能自动识别车牌号。里面划设了机动车车位,大约有数十个车位,已有近20辆车停在里面。停车场西边角还留了场地,用于停放电动车。
对于原临时非机动车停车点改为临时机动车停车点,附近居民表示支持,“这么大地方停电动车的话有点浪费,改得好”,“政府部门能听进去市民建议,及时改造便民值得表扬”。还有居民告诉记者,“这两年政府暖民心行动覆盖面广,也关注到我们老旧小区停车难的现状,能这样灵活利用场地可以多推广,据我所知这条路上菜市场后面也改造了一片停车场,我们这一片停车难的情况改善了不少”。
该地块所属社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街道及时将居民建议汇报后,区政府及主管部门非常重视,进行观察研究后,认为可以改建机动车临时停放点,“从目前来看反响还是不错的”。
大江晚报记者 吴敏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