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县衙、城隍庙、文庙 年底在芜湖古城重焕新生

字体大小:

建设中的城隍庙

芜湖古城是芜湖历史印记和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城市生活人群的“集体记忆”。在游玩的时候,很多市民可能不知道,目前,古城内的县衙、城隍庙、文庙三处历史建筑群正作为市重点工程在如火如荼复建和修缮中,总投资约1.2亿元。目前工程进展如何?如何修复?昨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有复建有修缮

保护遗产继承文化

上述三处重点建筑群是芜湖古城中重要的历史遗迹,其中县衙、城隍庙位于古城中心位置,文庙位于环城东路西侧,古城东南角。据芜湖市重点处环建科科长储益民介绍,这三处“地标”分别是中国古代传统县城格局中代表城市“管理”“祭祀”“文教”的公共功能建筑物,都保留了部分文化遗迹,其格局在历史文献中都有明确记载,与古城中保留的传统街巷一起支撑起古城的骨架结构,是古城中的重要文脉和价值的核心体现。复建和修缮这三处历史建筑群有利于提升芜湖城市文化;有利于将芜湖古城打造成4A级景区,成为城市会客厅、文化展示窗口和文商旅跨界新地标;同时也是从历史文化遗产中感悟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

“我们于2022年初开始正式施工。”储益民表示,通过对芜湖古城的历史文献、考古发掘、现状遗存进行研究梳理,遵循保护遗产、继承文化、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总建筑面积1956平方米的县衙建筑群中,复建建筑大致按明嘉靖、万历年间增修后的状态设计施工。总建筑面积1702平方米的城隍庙建筑群除仪门为修缮工程,其余为复建工程,复建建筑采用南宋早期风格。总建筑面积2341平方米的文庙及学宫建筑群中,文庙区复建建筑采用乾、嘉年间芜湖地域传统公共建筑做法;学宫区复建建筑采用明早期芜湖地域传统公共建筑作法;庙前广场为遗址保护工程;植物配置整体上体现庄严肃穆气氛,整齐有序,稳重华贵。

整体进度超过50%

预计年底全部完工

连续阴雨天后,太阳已“返岗”。2月14日上午,记者分别来到三处重点建筑群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抓住晴好天气进行修缮和复建,一座座颇具古韵、错落有致的主体建筑已现雏形,整体施工进度超过50%。其中,县衙建筑群中,继美堂、銮驾库、心闲堂、幕厅等单体建筑基本完工;城隍庙建筑群施工进度已达80%,建筑面积471平方米的仪门基本完成修缮;文庙及学宫建筑群中,已复建的棂星门、白色拱形的状元桥清晰可见,穿插甬道遗址;乾门、明伦堂、尊经阁、启圣祠等主体结构也基本完工。

修葺、复建古建筑并不是件易事。三处建筑群单体建筑多,都为砖木结构,必须按传统工艺设计施工,其结构复杂,构件种类繁多,制作精度要求高,安装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比如同是柱子,仔细看,每个建筑的柱子设计都不同,非常严谨。”储益民介绍,整个施工过程中都非常注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传统的建筑形制、传统的建筑结构、传统的建筑材料和传统的建筑工艺,完整体现芜湖地域传统公共建筑的技术特征。目前现场施工人员以大木工、瓦工为主,很多材料都是在黄山、常熟等外地订制后,再到现场精细拼装。再过几个月,专注内部装修的小木工“工匠”将进场,届时将更加精细考究。

传承历史,又赋予了新的历史内涵。记者了解到,芜湖古城县衙、城隍庙、文庙三处重点建筑群计划于今年年底全部完工,迎来“新生”。

大江晚报记者 芮娟 文 许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