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这里乡村振兴有了新“发动机”

字体大小:

既是农田也是风景

“芜湖大米”水稻

蝴蝶兰种植基地

2022年秋分到来前,记者赶赴鸠江区白茆镇套北村、新园村等地走访发现,智慧“芜湖大米”稻浪滚滚丰收在即,蝴蝶兰项目“整装”待客静候国庆假期,4000吨秸秆“变废为宝”……今年的白茆镇,缘何在乡村振兴路上提挡起速?这就不得不提这里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发动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找准症结破题 因地制宜打造示范村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套北村党组织领办的智慧“芜湖大米”示范基地水稻长势喜人,稻田中配合农业旅游打造的图案,更是为即将迎来的丰收增添了一抹亮色。与传统种植相比,智慧“芜湖大米”稻田边还设有一个数字化硬件设备田间监测点。从芜湖市多个部门选派到套北村的干部徐磊、王晨熙、陈杰等也在田地间观察庄稼长势,询问种植大户智慧“芜湖大米”情形。他们告诉记者:“这个设备可智能检测稻田生长情况,实时将田地湿度、杂草、虫害等信息传递到种植户手机上。种植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查看,并根据农时与监测点的提醒,给出相应的措施。”种粮大户吴文胜也夸赞这套智能设备:“这个监测点和手机App挺精准,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有助于粮食稳产丰产。”

农户吴双喜告诉记者,今年智慧“芜湖大米”不出意外是丰收,“现在水稻抽穗,正好避开了前一段时间的干旱高温”。说起现如今种田,吴双喜感触颇深,“以前经常吃单打独斗的亏,油菜、水稻人力撒播成本一亩10元,单独请插秧机来的话,成本涨到一亩120元,再好的田也舍不得请农机作业,更不要说投入这些高科技了”。

徐磊告诉记者,吴双喜所说的这些难题症结就在于农户的“单打独斗”,白茆镇党委反复商讨后,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领导小组,以白茆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采取“乡镇引导+村党组织主导”的方式,分区域、类别、特色在园区沿线和周边村建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5个,探索形成“春赏花、夏采摘、秋休闲、冬民俗”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思路,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

套北村在村党委的牵头下,党员朱紫良等30余人,通过资金入股、技术入股、农机入股的形式,率先成立芜湖塔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申报芜湖大米种植示范基地,统购稻种、集体育苗、统一插秧、统一技术指导和抗旱排涝,千余亩连片种植的水稻,最大限度压低机械插秧的成本,大大提高了水稻耕作率。今年大旱,通过合作社集中引水抗旱,水稻的长势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延长创收链

发展产业助农增收

以往在白茆镇一些乡村常见这样的景象,玉米收获后,因为不能焚烧污染大气,被村民视为无用的秸秆往往会被丢弃到荒野,时常堵塞住灌溉排涝的沟渠,如何处理这些秸秆成了不少村民头疼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有村民也了解到,秸秆可以加工饲料,有企业愿意收购,但是农户比较分散,一时间难以实现。

2022年5月起,新园村党组组领办合作社决定把秸秆作为资源利用起来。新园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合作社回收秸秆,并通过机器加工,建好市场渠道,从此新园村秸秆不再是废物,每一家种植玉米的农户都不再舍得乱扔,沟渠里也不再出现秸秆堵塞的现象。

该村79岁的村民杨万东说起秸秆变废为宝有些激动:“我家有3亩玉米田的秸秆,合作社派人直接来拉走,一亩能卖140元,不出力还赚钱,真好!”当日,在秸秆加工公司,新园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有关负责人指着秸秆加工设备告诉记者:“当年投资不但回本还有盈利,不但我们新园村的秸秆得以变废为宝,周边各个村到玉米收获时都会到我这里来加工秸秆,我们计划还要投资设备增加产能。”

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牵头努力,白茆镇农业旅游今年又落实了一个惊艳的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芜湖盛兰花卉有限公司蝴蝶兰项目或将于国庆节接待游客,该项目集花卉培植、蔬菜生产、休闲旅游于一体,目前建成区所培植的各品种蝴蝶兰美不胜收。

扩大辐射面

整合资源拓宽振兴路

据介绍,随着农业生产难题解决、变废为宝增加收入,村民对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感受也越来越认可。该镇除套北村申报智慧芜湖大米示范种植基地外,旭光村稳步推进光伏发电项目,流转土地2000亩,承包渔光、农光互补项目。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了‘香饽饽’,好多村的书记都到镇组织办咨询成立的事情……”白茆镇组织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白茆镇红色和绿色旅游路线已经初具规模,能够稳定产出,带动周边村居致富”。

“立足农业,抱团发展,持续壮大产业集群”是白茆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初步规划。目前白茆镇主动与各级银行合作,已申报到位乡村振兴专项债4000万元,农业专项贷1500万元,推进农用基础设施建设;引入科技特派员指导小组;加大项目投资,“手把手”指导合作社修改经营范围,规范承接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和公益工程;引领农户“抱团”发展、入社就业,组织合作社积极解决乡村农户外出务工难题,与白茆四季鲜蔬果协会签订“用工协议”,带动村民就业300余人,每人每年增收超3.3万元。预计2022全镇2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均增收超20万元。

大江晚报记者 吴敏 文 许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