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时隔六载,繁昌长枣“涅槃重生”

字体大小:

芜湖日报记者 张申尚 娄阳

近日,近40℃高温下的三山经开区高安街道草山村“繁昌长枣”种植基地里,十余名工人拿着竹竿、编织袋,正在采摘状如大拇指的繁昌长枣。一颗颗饱满丰润的金黄色长枣,从枝头走进手中,令人忍不住想尝上一口。

连日来的高温干旱给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但对于耐旱的繁昌长枣来说,却是难得的“好天气”。据了解,今年是6年多来繁昌长枣最丰产的一季,这也意味着,作为地方濒危物种,繁昌长枣的保护有了重大成效!

繁昌长枣历史悠久,又名“灯笼枣”,是我国“八大名枣”品种之一,皮薄肉嫩枣核小,制成蜜枣口感尤佳。明清时期曾是贡品,故有“贡枣”之称。多年前还曾广泛出口日本。最鼎盛时期,繁昌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处处可见长枣树,年年可闻长枣香。

七八年前,一场枣疯病差点改变了繁昌长枣的命运。当时,很多长枣树都感染了病疫,枯的枯、死的死,让人不禁担心它的物种延续问题。

面对此情此景,地方政府和民间积极行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努力使繁昌长枣恢复生气。刘永政也是其中一员。刘永政是繁昌籍企业家(参加了芜湖第46场“畅聊早餐会”),贝斯特新能源的董事长,在新能源开发领域,他摸爬滚打20多年,无论品牌塑造还是科研突破,均有斩获。在刘永政的脑海中,儿时摘枣的童趣,过年时奶奶拿出蜜枣给大家分享的情景,永远无法忘怀。如果繁昌长枣衰落或消亡,他和许多人一样,在情感上无法接受。

怎么办?刘永政用经营企业的思维,投身繁昌长枣保护工作。具体来说,他成立芜湖盛世田园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高安镇草山村选用了一百亩的种植基地。接着,刘永政组建专业团队,挨家挨户将散落在偏远乡村的长枣树收回种养,并对接地方“土秀才”和安徽农业大学的专家,针对枣疯病开展防治研究。

刚开始,收集回来的繁昌长枣树只有六七十棵。为确保长枣树“根正苗红”“血统纯正”,基地育苗全部采用根蘖苗方式,即利用长枣树地下的根系萌出新条育成的苗木。每棵树一年生成6-8棵根蘖苗,第二年根蘖苗迁栽到苗床进行养护,第三年进行移栽,第四年基本就可以结果。

通过6年多时间精心培育,如今的盛世田园已经有了数万棵的纯正长枣树。除了高安镇草山村基地,刘永政还积极响应“繁昌长枣回繁昌”的呼唤在繁昌区孙村镇中分村拓展了500亩种植基地,让繁昌长枣真正回归乡土,不断繁衍壮大。

因为梦想而选择种枣,因为情怀而投身农业。让刘永政没有想到的是,繁昌长枣不仅是一个地方保护品牌,还能和产业培育挂上钩。

今年繁昌长枣喜获丰收后,很快就有宣城水东的厂家找上门来,以高出其他枣类市场价一倍的价格,收购繁昌长枣。宣城水东镇是著名的枣乡,水东蜜枣有300多年的加工历史。但是在水东蜜枣厂家看来,繁昌长枣是难得的优质品种,制成蜜枣又糯又香又甜,在市场上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高安长枣基地今年有2万多斤的收成,未来随着孙村基地挂果,产量会更大。我们正在着手尝试自己制作蜜枣,把更多的价值效益留在本地。”刘永政信心满满地表示。

他的计划是,通过公司和大户示范效应,带动更多村民种植长枣,形成5000亩、50万棵以上的种植规模;再结合繁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势头,从种、采、制、销、研、游等各环节加快一二三产融合,真正打响地方特色品牌,既保护物种文化,更带动农民增收,赋能乡村振兴。

繁昌长枣,长长久久。“相信在我们手上,不仅要让繁昌长枣更兴盛,更要让乡村发展更有奔头,这也是做企业的责任。”刘永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