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端午其实是个卫生节

字体大小:

民谚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此时气温升高,百虫活跃。按照传统习俗,人们在这一天会打扫庭院,佩戴香囊,饮雄黄酒,上山采药等,这实际上都反映了古人朴素的防病防疫意识,端午可谓中国传统的“卫生节”。

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任良马告诉记者,端午节一般在农历五月夏至前后,从古代中医的角度看,时值暑湿当令,雨水活动频繁,蚊虫大量繁殖,易滋生秽浊邪气,使人患病。为了辟邪气、保健康,大家通常会吃粽子、插艾叶、龙舟竞渡、辟邪禳灾。

说到端午,很多人会想到雄黄酒。任良马介绍说,雄黄其实是一种矿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能够杀虫。旧时,人们会蘸雄黄水在小儿额头写“王”,有威慑百邪的涵义;雄黄水还洒在屋内、墙根等处,避免虫蛇入室。

而雄黄酒是在白酒或黄酒中加入少量的雄黄制作而成,民间谚语有“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的说法。但实际上,雄黄如果经煅烧,会分解为剧毒的三氧化二砷。所以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并不建议饮用雄黄酒。

古语曰“端午蒲艾,可斩千邪”,6月正是菖蒲、艾草采摘的最佳时间,全草新鲜采割后可挂于门外,谓之“蒲剑”“艾虎”,驱虫避邪。端午还有熏艾草的传统,这在今天仍然十分流行。任良马说,艾草本身有疏通经络、温阳去湿的功效,其产生的特殊芳香还能提神通窍、驱蚊杀菌、净化空气,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辅助居室消杀。

大江晚报 记者 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