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身材,可能比纯胖更不健康!
有人觉得这种身材“像棉花糖一样可爱”,但“脂包骨”并不是健康的象征,而是一种暗藏风险的畸形审美,甚至被称为“最差体质”。
人体的基本结构中,肌肉附着于骨骼上,是人体活动的动力系统,而脂肪则包裹在肌肉表面和内脏间隙。
四肢纤细但松垮,拍拍手臂肉肉像水一样晃荡,没有肌肉线条; 内脏周围容易堆积脂肪,整体苗条却有肚腩; 力气小,体力差,容易疲劳; 体检时肌肉量偏低、基础代谢率低,甚至还有脂肪肝和高脂血症。 BMI不区分脂肪与肌肉:一个BMI为20的人,可能是健身达人,也可能是“脂包骨”。 体成分才是关键:体脂率、肌肉量、基础代谢率才真正反映健康状况。
缺乏力量训练:不运动或只做有氧运动,肌肉逐渐流失。 节食减肥误区:少食或高糖高碳饮食,只追求体重下降,忽略营养均衡及肌肉量的维持。
久坐不动:办公族和学生党由于久坐学习办公、活动量少、不晒太阳,容易导致缺钙、缺维生素D,并造成基础代谢率下降。
睡眠不足与高压状态:影响激素分泌,肌肉合成受阻。
别以为“脂包骨”只是外观问题,它的健康隐患,甚至可能比肥胖更严重。
■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在机体中的生理作用减弱,是多种代谢相关性疾病发生的常见病理机制。其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激素分泌增多及其他疾病等。特别是腹型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最主要的原因。而脂包骨人群肌肉少、容易形成胰岛素抵抗,导致葡萄糖调节能力下降,糖尿病风险上升。 脂肪肝:也称脂肪性肝病,是由遗传、环境和代谢因素引起的,以肝细胞脂肪变为基本病理特征的疾病,分为酒精性、非酒精性及特殊类型。非酒精性最常见,多见于腹型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患者及长期过量饮酒者。 高脂血症:也称高血脂或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甘油三酯和(或)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肌肉减少性肥胖者缺乏肌肉参与代谢,导致体内脂肪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容易发生高脂血症。
■ 骨骼与关节问题:瘦不代表轻盈
骨密度下降:缺乏负重训练,骨骼刺激不足,骨质疏松风险上升。 关节稳定性差:肌肉是保护关节的重要屏障,肌肉少容易导致膝盖、腰椎等部位受伤、退变。 ■ 其他隐患 疲劳感增强:基础代谢率低,能量供应不足,容易感到疲惫。 免疫力下降:肌肉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肌肉少可能影响免疫功能。 情绪波动:运动不足、营养不均衡也可能影响情绪稳定性。
好消息是,“脂包骨”并不是不可逆的。只要方法得当,完全可以从“假瘦”蜕变为“真健康”。
抗阻训练是关键:哑铃、杠铃、自重训练(如深蹲、俯卧撑)都能有效刺激肌肉生长。 每周至少2~3次:规律的力量训练能显著提升肌肉量与基础代谢率。 不要怕“变壮”:很多女性尤其容易担心练出“肌肉块”,但实际上,适度训练只会让线条更紧致。 小贴士:初学者可以从弹力带训练或徒手动作开始,逐步增加强度。 ■ 合理膳食:吃得对,才能练得好 增加蛋白质摄入:鸡胸肉、豆腐、鸡蛋、牛奶等都是优质蛋白来源。 控制精制碳水:减少白米饭、甜点等高GI食物,避免脂肪堆积。 补充健康脂肪:如坚果、牛油果、橄榄油,有助于激素平衡与肌肉修复。
每小时起身活动:哪怕只是走动几分钟,也能改善血液循环。 增加日常活动量:快走、骑车都是不错的选择。 保证睡眠质量:肌肉修复与生长在睡眠中进行,睡不好,练也白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