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灾后补种水稻迎来收获季
字体大小:
编辑:王宇
近日,晚稻迎来收获季。全市15万多亩灾后补种水稻开镰收割,农民们抢抓晴好天气,确保水稻颗粒归仓,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在芜湖市芜湖县红杨镇万村村,种粮大户董金平今年水灾后补种的200亩水稻进入成熟收割期,只见两台收割机在金黄色的稻田里盘旋而进,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颗粒饱满的稻谷被“一股脑”收进了收割机的车斗里。“这一季的亩产基本可以达到八百斤左右”, 董金平大约估算了一下,“经过补种抢种,今年的产量跟往年差不多 ,今年能有这样的产量我很满意,也很高兴。”
今年我市遭遇大洪水,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今年市农业农村局根据雨情及早谋划,施行借地育秧,水灾发生后,为贫困户和受灾户免费提供了6000亩抛栽秧苗用于恢复水稻生产。组织农户落实退水田块及时进行改补种,指导全市补改种面积39.45万亩,其中水稻15.75万亩。“在灾后我们成立了救灾技术指导组,市县农技人员对这些受灾的农户、贫困户进行一对一跟踪指导。” 市农技中心农技校副站长胡勇告诉记者,为了保障补改种田块的丰收,稳定粮食产量,
市农技部门组织安排工作人员对农户进行灾后田间管理指导,全力推进灾后生产恢复工作。“除了正常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我们还针对因灾致播种期较晚,克服寒露风影响等进行了的全程的跟踪指导和技术管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稳定了全市的粮食面积和产量,预计今年补改种田块的产量大概在八百斤左右。”
全媒体记者 柳青 储普查 文 摄影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