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他们缘何都选择扎根芜湖湾沚乡村?

字体大小:

40岁的马荣花,老家在河南邯郸;33岁的苏道朴,来自山东聊城;26岁的李佳乐,老家更远,在千里之外的内蒙……

他们年龄不同、出生地也不同,却都以“新农人”的身份扎根在芜湖市湾沚区的花桥镇,用“志同道合”来形容他们,再贴切不过。马荣花认为,是因为对农业前景的看好,更是因为对农业有着一腔热情和情怀。

从湾沚区花桥镇镇政府出发。驱车大约20分钟,一栋栋连片大棚便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马荣花蔬菜专业合作社所在地。

大学时学的是植保,毕业后干的是畜牧业,现在又种起了盆栽蔬菜,对于马荣花来说,哪一行都不离一个“农”字。其实大学期间,她就常常跟在老师后面搞育种,在农场的时间比在教室都多。

身为湾沚的媳妇,马荣花向来都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2010年,当时只有28岁的她来到花桥镇,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了创业。

当思想的涟漪在心中翻涌,涓涓细流演变为澎湃浪潮,创业的决心便无法被阻挡。“那几年正值创业热潮,尤其在外摸爬滚打几年后,总是找不到归属感,回到婆家创业的想法反倒更加强烈。”马荣花直言道。

兴许是出生在北方,性子深处就有一股韧劲,就这样,在外打拼多年的马荣花,回到农村,重新成为一名农民。

“现在主打盆栽蔬菜,不用长地里,用的都是营养土。”在大棚里,马荣花如数家珍地介绍起自己的“看家菜”。

“盆栽菜不用施肥,大棚四周有防虫网、粘虫板,也无需喷药,和普通大田蔬菜相比,是既绿色又环保。”马荣花说,生长周期也比大田种植要短,夏天20来天,即便是冬天也只需要个把月。

前年拔地而起的6000平米大棚,一直是马荣花的得意之作,“搭配自动卷膜器、自动喷灌管网,里面的田埂铺的都是水泥预制板,踩高跟鞋照样下田。”

走向农村的理由有很多,职业方向能和兴趣联系在一起,是幸运的。

苏道朴就是其中之一。在合作社,苏道朴主要负责盆栽蔬菜的技术。见到他时,正半蹲在大棚里,忙着指导农民在营养土上铺种子线。“我们用专业的设备把种子均匀地裹在线里,铺种子线就相当于播撒种子,这样不仅不浪费一粒种子,还能做到间距匀称,井井有条。”

农业虽是传统产业,可在苏道朴心里,这里头大有学问,门道也是不少,有时看似熟悉的劳作模式,想要提升效率却未必容易。

“初衷就是让农业种植也能标准化、工厂化。”苏道朴说,正是基于农业设备和科技的加持,也是得益于技术的创新,让我们对不同品类的盆栽蔬菜有了精准把控,“豌豆苗15天、快菜25天、紫油菜31天……”对于各类蔬菜的生长周期,苏道朴比任何人都了解。

“因为热爱而奔赴,在选择学农的时候,我就明白做农业要靠情怀。”马荣花说,好在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并肩。

随着事业步入正轨,马荣花也逐渐扩大自己的合作社规模,尤其在销售端,开始尝试电商经济,李佳乐成了她在电商领域的拓荒者。

在另一个大棚里,尽管外头下着小雨,李佳乐依旧忙着电商直播。“感谢家人们的关注和点赞。”“家人们有喜欢的可以放心去拍。”“我们出售的是正宗的林下散养土鸡蛋,而且是初生蛋。”……

还未钻进大棚,就看见李佳乐蹲在地上,对着手机镜头,忙得是不亦乐乎。

“电商平台刚刚上线,目前还处在测试阶段,因为才起步,所以更多的是吸引粉丝,打响口碑。”李佳乐说,拍短视频、编写文案、线上直播,一样都少不了,边学边实践,几天下来效果还不错,每天都有上百单的销售。

新农人、新田地、新未来。

马荣花、苏道朴、李佳乐只是众多“新农人”中的一员,他们从躬身学习,到掌握农业要领,再到成为农业生产的“带头人”,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

对他们而言,归田不必卸甲,个个身怀技能,从单打独斗到联合互助,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田野,将所思所学实践于乡村,耕耘着属于自己的田园牧歌。

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 陶涛

转载自9月22日《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