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搜

“怕被传染皮肤病”,自备一次性高铁座椅套有必要吗?

字体大小:

炎炎夏日,出行高峰来临。7月22日,一则关于“高铁座椅更换频率不高,可能传染皮肤病”的话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有网友发帖称,列车上有不少乘客自带一次性座套。原因是人们夏日穿着清凉,直接坐在座椅上怕被其他人传染皮肤病。自备一次性高铁座椅套到底有没有必要?不使用是否有被传染皮肤病的风险?

图片

有乘客正在使用一次性高铁座椅套。中国新闻网图

“我国高铁卫生管理严格,列车有规范的消毒流程和抽查制度,正常情况下不会构成大面积疾病传播风险。”7月2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马一明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理论上可能涉及的是间接接触和空气飞沫传播,正常情况下传播风险极小,且与个体自身免疫力高度相关,正如中医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此前,12306客服表示,动车组列车座席套(包括一等座、二等座和餐车座席)的更换频率平均在120天到180天不等,且每天均有乘务员打扫卫生、消毒。

“有明确记录的皮肤病种类超过两千种,其中大部分并不具备传染性。”马一明介绍,皮肤病的五大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空气飞沫传播、血液体液传播以及虫媒传播。

针对网络热议的一次性高铁座椅套,马一明表示其作为物理屏障确实有一定价值。“若旅客对座椅卫生存有顾虑,使用这类无纺布、塑料或纸质产品,能有效阻隔皮肤直接接触可能残留的病原体,降低间接传播风险。”

不过,马一明也明确提示这样做的局限性:此类产品不具备抗炎、抗菌或抗病毒的特殊功能,核心作用仅为物理隔离。“传言其具有强大医疗级防护效果,并不科学。”

如何切实降低感染风险?马一明给出科学防护要点:重卫生、适防护、早治疗和接种疫苗。

首先,在接触公共设施后要勤洗手,在人员密集场所或对呼吸道疾病传染有顾虑时,可科学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其次,老人、婴幼儿或免疫力低下者可酌情使用一次性防护用品,但避免“过度清洁”,以免损伤皮肤屏障;

此外,对于特定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可接种疫苗预防相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