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80后厨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何有成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8月7日上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仪器运转的声音低回,41岁的何有成躺在采集床上,血液缓缓流经导管,如一条希望之河。殷红血液,大爱奔涌,何有成是芜湖市今年第11例、全市总第51例、全省总第78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记者眼前的何有成身着红十字会志愿者的蓝白短袖衫,浓眉大眼,他是海螺国际会议中心餐饮部的一名厨师。早在5年前,报纸上一篇关于中华骨髓库的报道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何有成说,他的家人也曾受益于社会的帮助。“那时就想着,自己有机会也要回报社会,帮帮别人。”这份朴素的信念,让他在2021年2月坚定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数月前,何有成接到了省红十字会配型成功的电话,当时他感受到了一种奇妙的生命连接。“能配上,就是缘分,心里就想着一定要好好准备。”为了以最佳状态迎接捐献,这位80后厨师默默调整了自己的生活节奏。除了原有的锻炼,他每天还挤出半小时加强运动,减少应酬,不再熬夜,坚持健康饮食,尤其注重补充蛋白质,“多吃鱼虾,多吃鸡蛋”,一切只为救助那未曾谋面的“有缘人”。
8月2日,何有成按计划入住弋矶山医院,每天注射2针动员剂。注射期间的酸胀是必经的考验,他表示,“不适感确实有,但问题不大,能克服。”提及这些,他语气平和,却也流露出一些牵挂,“相比我这一点点的不舒服,我更担心远方的那位小妹妹,希望我做的这点事,能帮助她快些恢复健康。”
当天中午12时50分,采集顺利完成,255毫升血浆即刻被送往西南地区,用于救助一名女性患者。
生命延续的温度,并非总是轰轰烈烈,也可以是静水深流。近年来,安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数量逐渐增加,其中芜湖市的成绩尤为亮眼,捐献人数在全省排名前列。今年1-8月,全市已采集造血干细胞(含淋巴细胞)11人次,平均每月不止1人,创历史新高。芜湖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队长表示,这种频率并非偶然,而是趋势所在,“近年来,芜湖入库人数逐年增加,配型成功率越来越高,且捐献者素质提升,悔捐率极低。”
芜湖市红十字会呼吁,在适龄(18-55周岁)且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有风险,希望更多符合条件的市民能加入献爱队伍,给予他人生命希望。
大江晚报记者 程茜 实习生 钱琰 文 记者 许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