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载守望相助 手足情深似海
在鸠江区沈巷镇双坝村茹村自然村,茹彩兴将“长兄如父”的传统美德谱写成现实篇章——从17岁扛起抚养5岁幼弟的重担,到为成全弟弟成家立业终身未娶。多年后,弟弟茹彩旺心怀感恩,倾力反哺兄长,兄弟俩用血脉相连的守望相助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958年,茹彩兴的父母离世,留下17岁的他和年仅5岁的弟弟茹彩旺。面对幼弟哭喊着要爹娘的稚嫩脸庞,少年茹彩兴抹干眼泪立下誓言“只要有哥一口吃的,就绝不让你饿着!”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茹彩兴无法像同龄人一样外出闯荡,只能选择留在村里,以种田为生。每天天还未亮,他就起床去田里劳作,除草、浇水、施肥,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有丝毫懈怠。农忙时节,他常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只为了能多收获一些粮食,让弟弟吃饱穿暖。回到家后,他还要照顾弟弟的生活起居,为弟弟做饭、洗衣。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每一顿饭、每一件衣服都来之不易,但茹彩兴从未有过怨言,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让弟弟健康快乐地长大。
当弟弟茹彩旺成年后,茹彩兴开始为他的婚事奔波。村里人看他踏实肯干,多次介绍对象,茹彩兴都婉言拒绝。他深知,如果自己离开,弟弟将无依无靠,生活也会陷入困境。此后数十年,他将所有精力投入弟弟身上——帮弟弟操持婚事、照顾侄辈成长,自己却始终单身。邻居们惋惜他错过幸福,他却笑着说:“看到弟弟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小家,我这一辈子就值了。”这份舍弃个人幸福的抉择,让茹彩旺至今提及仍红了眼眶,“没有哥哥,就没有我的今天。”
茹彩旺成家后,妻子主动提议将哥哥接来同住。如今,茹彩旺在自家对面盖起新房,第一时间把哥哥接来照料。每天清晨,弟媳会为老人端来热乎早饭;傍晚,兄弟俩常坐在院子里,聊聊当年的艰辛与如今的安稳。曾经为弟弟遮风挡雨的兄长,如今在弟弟的照顾下安享晚年,两户人家隔窗相望,炊烟袅袅中尽是血浓于水的温情。
“这兄弟俩让我们看到,什么是真正的亲情。”村民们说,他们的故事在双坝村传为佳话。
芜湖日报记者 承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