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暖新闻

装着“家乡味道” 还有父母的牵挂

字体大小:

王静茹  制图

春节假期的尾声,不论身处车站、机场,还是高速路上,你都会发现,返程的人们随身携带的行李箱、汽车的后备箱,都是满满当当。里面,装载的不仅是“家乡味道”,更是亲人沉甸甸的爱和牵挂。

行囊里全是家人的牵挂

2月2日,正月初五的芜湖火车站,返程的旅客明显多了,手里大大小小的行李成了“亮点”。

11时30分,K1558次列车抵达芜湖火车站。高先生拉着行李箱走出来,同行的还有他的妻子和一双儿女。农历腊月二十九,他返回萍乡老家过年,行李箱里装的是芜湖的土特产还有给家人的礼物。再回芜湖,箱子依然是满的。里面装了萍乡的特产,还有妈妈亲手织的两件毛衣、过年拍的全家福、姐姐送的茶叶,以及奶奶腌制的辣炒柚子皮干。

为了避开春运返程高峰,正月初四一大早,回芜湖过年的张先生踏上归途。车子走出去很远,透过后视镜看见,父母还在路边遥望。“装不完,根本装不完,我妈恨不得把整个家都装进我的后备箱。”今年32岁的他在苏州一家民营企业工作,全年只能回家一两次。可能是因为独自在外生活的原因吧,家里人总担心他在外面不好好吃饭,总想把各种各样的食物准备好。“我其实会做饭能照顾好自己,也不需要在家储存太多的食物,但带一些回去,老人会比较开心。”他告诉记者,正月初二父母就开始张罗着给他带东西了。他们往后备箱里装了红皮烤鸭、南陵大米、贡酥等特产,妈妈还熬夜炸了很多带鱼、丸子,用保鲜盒装好放到后备箱。“爸妈,少拿点,都塞满啦。”可家人只管往里放,并叮嘱他有些东西要放到冰箱里冷藏,有些要尽快吃掉,还可以给同事分享一些。

心怀热爱奔赴山海

“爸、妈,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们也要保重身体。”家住华亭阳光小区的大学生刘冬在进站口与父母告别后,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进站安检,踏上了返校路。刘冬是中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打算留在南京。“妈妈知道我爱吃牛肉干,过年时做了很多,孜然的、麻辣的各种口味都有,用密封袋一小袋一小袋地分好,全给我装行李箱里了。”他告诉记者,“我平时独自在外,每当想家的时候吃到‘妈妈的味道’,心里就会有劲儿,也更有勇气了。”

“我只是说了一句外面买的菜没有家里的好吃,爸妈便将家里自己种的菜塞满了整个后备箱。”刚从老家河南驻马店返芜的赵新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后备箱:扁豆、辣椒、白菜、西葫芦,还有秋收后就榨好的菜籽油、腊月就晒好的香肠腊肉,将他汽车的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90后的他已经在芜湖打拼了十几年,现在劳动路开了一家家电制冷维修店。“去年扩大了业务范围,开始接手一些家电的销售、保养以及单位中央空调的安装业务。虽然比以前更忙碌更累了,但我感觉日子更加有奔头了。”他指着一袋甘草苦瓜片告诉记者,这是妈妈亲手腌制的。“带着爸爸妈妈的爱,我才更有动力奔向更远的前方。”

请珍惜为我们塞满行囊的人

虽然从芜湖到苏州只要三个小时车程,张先生的后备箱还是被父母塞得满满的。“我爸妈总说,放在家里吃不完,其实是想把好的留给我。”他说,“这次回家,二老都特别开心,走的时候,他们一直在研究,怎么才能在后备箱放下更多的东西。”张先生笑着告诉记者,自己的后备箱不能轻易打开,一打开东西就会“漏网”。

“其实这些食材和我在外面买的未必有什么区别,但是心里总觉得,家里的才是最好的。”赵新告诉记者,老家有一片小菜园,父母在家打理着这片小园子,种了很多的蔬菜。每次与父母通话时,他们就会念叨,又有什么蔬菜成熟了。“我心里知道,这是他们想让我回去看看。”

“老家离得远,两个孩子平时要上学没法请假,我只有过年才回去。每次,家人会打电话,让我多带几个大箱子,这样就可以多带些东西。今年,行李箱从20寸变成28寸,可依然被装满了。就连背包里都塞了一罐妈妈亲手熬的辣椒酱,他们知道芜湖的辣椒不够辣,不够下饭。”高先生笑着说,在他看来,爸妈亲手做的这些食物,都是最熟悉不过的家的味道。他说,随着年岁渐长,自己有了孩子,越来越能懂得父母的惦记和爱。“我的行李箱,对于家人来说,永远不够大。他们总觉得我在外地缺东西。我知道,父母的牵挂太多,再大的箱子也装不下。”

编后语

春节后返程,一包包装满行囊的土特产和亲手做的东西几乎成了爸爸妈妈给孩子的“标配”。也许,我们在外面的世界里独立又能干,但对他们来说,远游的孩子就是他们最大的牵挂。

如今依托网购,在外吃上一口家乡美食已不是难事。不过,家人亲手放入行囊的家乡美食,依然最能安抚思念。分量十足的行囊,带来了如影随形的力量。外面的世界再大,也别忘了还有父母在等我们回家。

大江晚报记者 彭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