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优选

铭记历史 致敬最可爱的人——八一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英雄朱时海

字体大小: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了湾沚镇新丰村抗美援朝老英雄朱时海的家,倾听他那段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向他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1933年出生的朱时海,8岁便成了孤儿,生活的艰辛没有击垮他的意志,1951年,他毅然入伍华东军区警四团炮兵连,从陆军到空军,虽然不识字,但他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学会了操作二八炮,并在苏联师傅一对一的教学下,成为了空军地勤汽车驾驶员,甚至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

1951年,朱时海所在的空军14师接受了毛主席的检阅,这是他军旅生涯中的高光时刻。同年10月2日,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斗,在大东沟机场开始了他的战斗生涯,不久后转战大孤山机场。作为地勤兵,他主要负责运输航空汽油,从朝鲜的火车站运送到机场,1951年10月、1952年、1953年底,他三次荣立三等功,其中前两次是在朝鲜期间获得的荣誉,后一次则是回国后在东北辽阳机场的表彰。

朱时海老人回忆,他每次都能带领全班圆满完成任务,不出事故,这是他立功的关键。1955年,他被调至北京空军11盲目保障着陆队(简称:盲队),担任电工兼司机班班长。1956年,他调往山东德州机场,在国家实施“一五计划”的背景下,他希望能回到地方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1957年4月,朱时海复员回到家乡,先后在宣城周王煤矿上班,1959年,他帮助湾沚发电厂维修、安装好日本人留下的大柴油机发电机组,重新点亮了湾沚。在他的带领下,生产队长的小村庄变得富裕起来,各项工作在公社中获得先进,工分值连续多年名列前茅,他本人也多次受到表扬、奖励,并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参政议政。

朱时海家中保存着在部队时购买的四角号码字典,虽然已经泛黄,但他依然用它来查找不认识的字。他还拥有一把算盘,算盘珠子被磨得光亮,显示了他精打细算的生活态度。

朱时海老人的一生,是幼年的苦难、青年的奋斗、中年的磨砺、老年的安定的缩影。他告诉我们,接受教育是人生的关键,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明智明理,才能有所作为。在这个八一建军节,让我们共同致敬朱时海老英雄,他的一生是对抗美援朝精神的最好诠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最可爱的人!

通讯员:袁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