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这项工作,为何强调“责任感使命感”?
城市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多维系统的协同再生。城市更新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是一项需要耐心与匠心的事业。
最近几天里,芜湖市委主要领导两次调研城市更新工作时都着重强调一句话——“要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8月23日,市委书记宁波率队赴南京学习考察城市更新经验。他强调,要认真借鉴先发地区经验做法,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推进城市更新,久久为功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三天后的8月26日,市委书记宁波率队调研城市更新工作时,再次强调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
两次调研,一次是外出学习考察先发地区城市更新工作的成功经验做法,一次是检视芜湖城市更新工作的进展、问题和短板等,提出相应要求,主题鲜明,指向明确。
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更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群众。城市更新就是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解决各类影响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城市病”。相比较而言,南京的城市更新工作可谓亮点频频,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
南京红山新城通过11年城市更新,已转型为集产业创新、生态宜居为一体的南京玄武新中心——要学其打造科技创新研发带与商业休闲复合功能区的突破之举;
南京“国创园”前身为南京第二机床厂,通过数年城市更新,现以文化创意、设计服务和科技创新为主导产业,融合工业遗产保护与现代商业功能——要学其遵循“修旧如旧”原则,融合现代元素的匠心之举;
老门东是南京的历史文化街区,2013年9月修缮完工的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对外开放,形成民居酒店、精致餐饮、精品零售、休闲娱乐、文艺展演等多业态融合,成为网红打卡点——要学其兼顾“古韵味”与“新文化”并存、“文艺范”与“烟火气”共生的融合之举。
整体而言,学习先发地区城市更新工作,主要聚焦于四大方面:一是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城市更新全过程、各环节加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在保护传承中焕新。二是注重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文化底蕴,彰显地域特色和独特标识。三是积极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让城市散发人文魅力的同时,更加美丽宜居、安全韧性、绿色智能,打造市民朋友高品质生活的空间。四是注重持续性,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像打造艺术品一样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芜湖,被称为“小上海”“最上海”。这里既有“半城山、半城水”的自然景观,也有徽商文化、佛教遗迹和近代西洋建筑的多元共生,更具“有山有水有文化、大江大湖大梦想”的豪迈壮美。推进城市更新,芜湖不仅有基础、有底气,更是有前景、有未来。
——从拔地而起的凤鸣研创中心、“三湖”片区,到震撼亮相的镜湖区老船厂1900项目、中山路步行街升级改造inPARK项目,再到惊艳呈现的陶塘里特色街区建设现场,芜湖正不断矗立新的城市地标,唤醒新的城市记忆。

——从随处可见的口袋公园让居民“出门见绿”,到承载城市“静与美”的“芜湖书房”处处散发着人文的气息,再到设施齐全的人民城市驿站让户外工作者随时可“歇歇脚”,芜湖的城市更新始终冒着热气,跟群众打成一片。

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强化“三感三力”全新思维,进一步突出芜湖特色,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运营、治理水平,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要用新理念设计新打法,用新打法干出新成效,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与综合能级,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奋力开创要素汇聚、活力强劲、特色突出、近悦远来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做到这一切,做好这一切,需要各方各面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坚持人民至上、文化传承、生态优先、系统治理中,以久久为功、精益求精的执着与专注,全身心投入到城市更新的每个环节中去,深刻体现一座城市的定力、底气、远见和温度。

当某一天,须发皆白的你,走在一条热热闹闹的芜湖大街上,看着楼层静立、绿树成排,满眼如诗如画,满心如痴如醉,而其中每块地砖、每棵绿树都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智慧时,你一定深深地感受到“责任感使命感”带来的荣誉与成就,是那么鼓舞人心!
那份深厚的责任感使命感,沉淀为你对城市浓浓的爱,演化为城市对你重重的谢。
▍作者:大江评论员
▍编辑:郭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