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江资讯

镜湖水,本月回归!

字体大小:
春日暖阳下,芜湖镜湖清淤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大江资讯记者探访施工现场获悉,目前清淤已进入尾声,部分区域湖底已平整,预计4月份将全面完成生态补水。整个清淤过程,市民关心的问题不少,例如镜湖的淤泥是如何变成泥块的,都运到哪里去了,镜湖里有捞到“宝贝”吗?针对市民关心的三大核心问题,镜湖水质提升项目部作出回应。


近日下午,记者来到现场看到,在持续烈日暴晒下,镜湖湖底已完全干涸,靠近鸠兹广场附近的湖底已经平整。为确保月底清淤完成,2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在同步作业。大型的排水固结一体化设施“稳坐”在大镜湖中间。经过连续数日作业,成功地将整个镜湖清理出的淤泥全部“压榨”成干燥泥块,目前泥浆的固结工作已经结束。

泥浆到底是如何通过该设备变成泥块的?带着好奇,记者走到该设备底部,才发现此设备非常高大,约有两层楼高,上有滑动装置,安装了一排过滤板,过滤板上有透水孔和导水管,泥浆进入后在过滤板的强力挤压下,实现完全脱水,形成泥块自然脱落下去。

“所有这些土全部运送到位于三山经开区的一处弃土场。”镜湖水质提升项目经理孙立峰介绍说。在清运之前,施工方先后三次对镜湖的淤泥进行了土壤重金属含量检测,各项指标都是合格的,“只有是合格的土,才能拉去弃土场再次利用。”

对于市民好奇的"湖底寻宝"话题,孙立峰解释称:“镜湖清淤全程采用机械化作业,未发现特殊物品”。值得关注的是,在清淤的同时,驳岸平台在同步进行,目前环镜湖四周的平台及护坡已经建好。水面回归后,宽2米的驳岸处水深约50厘米,可有效消除安全隐患,而湖中间其他地方水深2.5米左右。

据悉,镜湖补水工程将采用“活水循环”系统,引入青弋江优质水源。届时,这座承载江城记忆的城市"明眸"将以更清澈的容颜回归市民生活圈。大江资讯将持续关注镜湖生态修复进展。


记者:李贾 范泽峰 实习生 徐秀薇

编辑:叶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