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江资讯

20岁芜湖大学生,要救一位8岁小男孩!

字体大小:

“如果能救活一个8岁小男孩的生命,我觉得非常值得。”4月1日上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20岁的杨坤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说这番话时,语气坚定。而从加入中华骨髓库到正式采集造血干细胞,仅用了大半年时间,皖南医学院2023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杨坤,创造了芜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最快速度”。


早上8点半,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杨坤早已做好了准备,心态非常乐观。虽然躺在病床上,他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几乎没有停止过,不时乐呵呵地笑起来,看起来比较轻松。

杨坤加入中华骨髓库,完全是个偶然。去年5月14日,献血车走进校园,他和同学约着一起去献血,但因一项指标不合格没有成功,为弥补遗憾,他又留下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样本,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骨髓捐献志愿者。此后,这件事自己也忘了。

直到今年2月份春节期间,杨坤接到了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成功配型了一名8岁的白血病男孩,这让他感到意外又很激动。

“对方问我是否愿意为其捐献造血干细胞,我说可以。”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杨坤没有对任何人说,体检也等到开学后进行。2月16日开学返校 ,2月17日做了捐献前的所有体检,之后一直在等待通知。


图片


这段时间里,杨坤没有闲着,他希望自己能以更健康的身体状态帮助他人,每日坚持健身,短短1个多月,减重10斤。原本有时会熬夜的他,也改掉了晚睡恶习,每晚10点准时睡觉,饮食方面也更健康。


“当时同学们还不知道我要捐献,都觉得我很奇怪,像变了一个人。”杨坤呵呵地笑着说。直到3月27日,杨坤正式住院,他才告知了辅导员,然后同学们才知道了这件事。


“都觉得他挺了不起的,毕竟这么大一件事自己一人承担下来了,作为同学肯定要来陪伴他、鼓励他。”一大早,辅导员和四名同学代表全班同学来到医院看望杨坤,他们还带来了全体同学的祝福和心意,为他加油助力。


图片


谈及为何不告知父母,杨坤说“没什么,自己是成年人了,可以单独决定一些大事,相信他们知道了,也会支持我的。”他笑着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到大瞒着父母做的事不少,高中时一位同学得了白血病,他将600元压岁钱捐出去了,然后才告诉妈妈这件事,而妈妈也为这位同学单独捐了一份。


上了大学,自己又瞒着家人捐助了一位生病的女生。“我是学医的,我知道无论献血、还是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损害不大,如果自己能救助一名从未谋面的小弟弟,是一件幸事。” 病房中,杨坤还手写了一封鼓励信给那位未谋面的小男孩。


图片


据了解,杨坤是皖南医学院第四例在校生捐献造血干细胞,也是芜湖市第44例、安徽省第73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从加入中华骨髓库到匹配成功、顺利采集,前后只有大半年,杨坤也创造了芜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最快速度”。 

记者:李贾 缪静

编辑:朱辰婉